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20242141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4〕67号
郑作俐委员:
《关于启动实施我省红色文化数字记忆建构工程的提案》(20242141号)由我单位会同省档案局、退役军人事务厅、民政厅等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全省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情况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也是福建近现代以来最具特色,最有中国革命、建设和新时代代表性的文化之一。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对于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从革命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福建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省委党史和方志办、档案局、省发改委等16个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全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
2023年12月30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红色文化遗传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闽委办发〔2023〕22号),在强调加大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力度中,专项提出“加快推进红色文化遗存数字化保护进程。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红色文化遗存数据库建设。利用人工智能、3D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在档的革命历史类文物图片、图书资料、遗存遗迹等红色文化遗存数字化转化、保护和利用”,并由省委宣传部、省档案局、省委党史方志办、省民政厅、退役军人事务厅、文物局等单位负责。
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主动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数字资源建设,建立了红色文化遗存数据库。省委宣传部持续推进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建设;省委党史方志办的微信公众号自2019年12月开通以来共发布信息2800余篇,阅读人次达65万人次,通过福建红色文化网上展馆,先后推出8个线上展览;各级档案部门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积极用好珍贵党史资料、图片文献、声音视频等档案资源,开发具有福建特色的党性教育精品,通过开展网上直播等方式,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民政厅先后完成4集红色文化电视专题片、20集微视频,并在各类新媒体上展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福建广电网络集团、中国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在全省联网、联播、联控、联管的户外高清大屏、室内智融屏及福建高清互动云电视等宣传渠道,展播致敬英烈主题和人物事迹,覆盖宣传超6000万人次;省文旅厅完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统一全景展示平台”数字化项目验收,其中“文物资源管理平台”板块,实现革命文物信息普查、文物安全智慧监管一张图等功能;省文物局组织专业力量对红军标语进行普查、测绘、影像保护及数字化信息采集;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积极开展馆藏红色文物数字化和预防性保护项目,积极探索不可移动红色文物数字化工作。同时,各级各部门发挥数字融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积极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讲好福建红色故事。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根据提案人的建议,省民政厅召集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召开协调会,了解我省红色文化遗存数字化建设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
各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管理部门认为,实施红色文化数字记忆建构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大工程,对于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协商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意见。一是加快推进红色文化遗存数字化保护进程。进一步完善福建省红色文化遗存数据库,并将其作为推进红色文化数字记忆建构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建设;指导省图书馆继续推进福建红色文化专题数字资源建设;重点支持革命类博物馆开展红色文化数字化展陈项目实施,利用人工智能、3D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在档的革命历史类文物图片、图书资料、遗址遗迹等红色文化遗存数字化转化、保护和利用;对《红色福建》《中央苏区--福建》展陈进行多媒体光电设备的改造升级,增强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感。二是建立健全“以党媒为主阵地,新兴媒体为补充”的红色文化宣传机制。依托省市主流媒体,发挥融媒体中心作用,综合运用报台网端等全媒体平台,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做好红色文化遗存宣传工作;打造线上展播平台,加强红色文化遗存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互联网+”红色文化遗存,依托优质技术力量,建设红色文化遗存网络展示平台,继续分批上线展示展播重要的红色文化遗存、数字化保护成果和红色文艺精品力作。
领导署名:傅柒生
联 系 人:陈梅志
联系电话:0591-87118125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