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20242287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4〕64号
林斌委员:
《关于把武夷山打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高地的提案》(2024228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近年来,我厅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围绕构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11537”布局,推动打造以武夷山等5个世界遗产地为核心的文旅集聚区,引导支持武夷擦亮朱子文化和生态旅游底色,创新文化铸魂、旅游带动发展机制,加快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高地。
(一)实施历史文脉赓续行动。一是加强传统制茶技艺保护传承。推荐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等6个我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以来在国家非遗保护资金中安排150万元,支持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开展传承保护活动;在武夷山举办“遗”脉相随·福茶香飘主题活动,组织武夷山传统制茶技艺项目及传承人参加“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全国主会场活动、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活动,进一步推动武夷山传统制茶技艺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二是推动朱子文化品牌建设。2023年12月,经省政府同意,我厅公布设立了包括武夷山全境的朱子文化(南平)生态保护区,开展朱子文化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持续加强朱子文化的宣传推广,通过举办闽台青年朱子文化研学营活动、朱子文化展览等,追寻朱子足迹,探寻朱子文化真谛,赓续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加强考古挖掘和保护。在屏山书院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的基础上,督促考古科研机构及时梳理考古成果,深化朱子文化研究成果。推动城村汉城遗址保护,支持建设监测预警系统等项目。2022年12月,推动城村汉城被评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9月,指导闽越王城博物馆完成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展示工程(一期)立项申报工作,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
(二)培育文旅融合业态产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从产业政策、项目资金、文旅融合、品牌创建等方面发力,支持推动武夷山文旅产业发展。一是加大资金扶持。从2011年起连续13年每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包括武夷山在内的武夷新区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文旅品牌创建、宣传推广活动等。二是打造示范龙头。支持推动武夷山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滨溪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三是创新产品业态。支持武夷山文旅产品业态转型提质升级,推动《印象大红袍》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项目,并安排专项资金予以奖补。策划推出了“山盟海誓”系列婚恋主题的体验产品,将武夷山打造成爱情旅游圣地。与中国人像摄影学会签订“山盟海誓”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育打造“山盟海誓”1+N产品。四是培育精品线路。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为龙头,整合串联周边旅游资源和市场,推出世界遗产精华之旅、世遗探秘之旅、武夷山国家公园之旅、武夷山茶文化之旅等短期游线路产品,围绕采茶季策划推出“万里茶道寻茶游”等10条茶旅线路。
(三)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交往。支持武夷山打造成新时代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交流新高地,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一是深化部省合作项目建设。成功举办“情系福建·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邀请原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60余名文化、旅游、教育、传媒等各领域台湾业界人士赴武夷山参访,以茶为媒,走进朱子故里--武夷山五夫镇、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地,了解历史悠久的闽越文化,凝聚共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二是增进两岸文化认同。在南平武夷山等地开展海峡两岸书院论坛,邀请两岸书院的山长、专家学者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交流探讨,以两岸同根同源的书院文化为载体,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三是促进两岸青年交流交往。开展闽台青年朱子文化研学营,在朱子理学发祥地武夷山参访朱子故居、兴贤古街及朱熹纪念馆,观历代理学摩崖石刻,体验喊山祭茶活动,挖掘朱子文化的宝贵价值和丰厚内涵,增进文化认同。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立足武夷山的生态人文资源,推动做好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四篇文章”,加快建设武夷山文旅发展集聚区,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高地。
(一)推动特色文化传承发展。一是推动提升传统制茶技艺影响力。指导武夷山加强传统制茶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组织与茶相关的优秀项目和传承人参加高端展会和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影响力。二是推动做好朱子文化品牌建设。指导武夷山按照《南平市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挖掘整理朱子文化相关的非遗资源,组织开展朱子文化相关项目展示展演传承活动,加强朱子文化保护与研究,推进朱子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三是支持闽越王城博物馆联合省考古研究院开展2024年城村汉城西侧粽叶垄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指导闽越王城博物馆开展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展示工程(一期)设计方案编制工作。
(二)做大文旅融合发展业态。一是加强财政资金扶持。继续安排2024年省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武夷新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安排50万元支持武夷山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二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把武夷峡湾亲子研学基地项目、中国(武夷山)森林康养小镇等重大项目列入全省重点招商项目库,借助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厦门文博会等平台开展招商推介。指导推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依托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深挖“双世遗”品牌,整合沿线文旅、产业资源,打造集山水观光、生态休闲、康体运动、文化研学、度假康养等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三是持续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指导武夷山加强茶技、茶史、茶俗等茶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建设茶文化主题酒店、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体验馆,打造集茶旅游、茶休闲、茶养生、茶研学等于一体的茶主题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开展闽台朱子文化交流。挖掘茶文化、朱子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参访、研学互动、座谈交流、非遗展示等多种形式,学朱子家训,行朱子家礼,品朱子家宴,追寻朱子足迹,让台湾同胞近距离感受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认同感和自豪感。
领导署名:苏庆赐
联 系 人:林光富
联系电话:0591-87118107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