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20242178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4〕53号
黄丹青委员:
《关于高质量发展福建文旅产业的提案》(2024217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把文旅经济作为福建发展比较优势所在的四大经济之一,连续两年高规格召开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作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的重要部署。全省文旅系统聚焦新目标、新要求,从供给侧、需求侧、服务质量和科技含量等方面持续发力,做活资源、做大品牌、做强链条、做热市场,推动文旅经济走出“供需两旺、高开高走”发展态势。2023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5.7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9%、61.3%,恢复水平走在全国前列、领先东部省份。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文旅产业补短板、强弱项、延链条,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努力推动福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资源整合,优化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全省“一盘棋”,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推进实施“11537”发展思路和布局,即一核一品五圈三带七沿。其中,“一核”是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一品”是打响“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品牌,“五圈”是构建环武夷山、环大金湖、环福建土楼、环鼓浪屿、环泉州古城文旅集聚区,“三带”是建设“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旅游带,“七沿”是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沿福建滨海风景道、沿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福建段)、沿戴云山森林步道、沿古驿道、沿江河、沿绿道培育文旅新业态产品,着力推动全省文旅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加快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二、实施项目带动,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推动文旅与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业态。2024年全省重点跟踪推进文化保护传承、文旅融合、生态休闲、滨海旅游、景区提升、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等六大类218个在建项目,总投资1721.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6.25亿元。二是推进文旅融合示范建设。支持推动福州鼓楼区、武夷山市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指导南平市建阳区和龙岩市永定区建设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三是深化文旅特派员制度试点。继续安排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南平新康村IP规划及运营推广项目、龙岩枫林村“蝶恋花”露营基地等18个文旅特派员重点合作项目,促进城乡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双向流动,赋能乡村振兴特色发展。
三、突出招大引强,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一是加强项目策划。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11537”发展布局,全省联动策划推出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文旅产品项目,推动更多文旅项目纳入省重点招商项目库。二是强化平台运作。依托2024年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厦门文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推出一批文旅经济产业链招商项目,开展对接合作洽谈。三是创新招商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瞄准中国旅游集团、紫荆文化集团、锦江国际集团等重点央企、行业领军企业等,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争取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和重点企业,培育壮大文旅“闽军”。
四、坚持标准引领,强化文旅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制定实施《关于加强高素质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旅经济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试行)》《文旅经济人才支持专项工作方案》《文旅经济人才工作奖补方案》等,构建起集总体规划、项目支撑、支持措施和评价标准等于一体的文旅人才政策体系。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持续实施“百千万”导游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万名乡村一线从业人员培训计划,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注重以赛代训,定期举办全省导游大赛、全省红色讲解大赛等,选拔推荐优秀导游、讲解员申报全国“金牌导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激发导游和讲解员队伍活力。三是深化校企合作。会同教育部门深入实施《福建高等教育服务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全省职业院校加强旅游人才培育;推进落实《文旅经济人才工作奖补方案》,鼓励全省文旅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育紧缺急需人才,更好服务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局。
领导署名:林守钦
联 系 人:陈美海
联系电话:0591-87672702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