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0241033号提案的答复

闽自然资答复〔2024〕51号

2024-05-30 17:25
| | | |

环境资源界

《关于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2024103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按照自然资源部部署要求,推进南平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对实践创新中形成的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实现路径和经验做法进行提炼,为推进“两山”转化提供实践样本,并指导南平市着力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制定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配套政策,基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价值实现程度评估方法、交易平台等支撑机制和制度框架。目前,南平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任务全部完成,我省已向自然资源部提交南平试点总结报告和成果汇编,试点成效和亮点获部高度肯定。

一是坚持制度集成创新,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围绕试点工作,较为系统地开展制度支撑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颁布施行地方级国家公园管理法规《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规划建设、资源保护、社会参与等作出具体规定。制定出台“生态银行”管理办法,推动“生态银行”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水美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导则》,促进“水美城市”向“水美乡村延伸”。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机制,建立流域上下游绿色发展奖补机制,探索闽江流域上下游区域协同机制。

二是探索多元化实现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探索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实现路径模式,其中一些经验做法为全国首创,重点推进的“生态银行”市场化建设、“水美经济”新业态培育、“武夷山水”品牌价值力提升、林业碳汇产品交易、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土地综合开发等工作,全面涵盖了政府路径、市场路径、政府加市场路径等三种基本路径;同时,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为载体积极推进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唯一包含国家公园的试点地区,为其他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典型示范。

三是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基础。全面研究梳理生态产品分类体系及分类目录,并探索开展生态产品开发适应性评价、生态敏感性产业结构指导目录等专题研究,形成《南平市生态产品总目录》、《南平市生态产品开发利用产业指引》、《建阳区生态敏感型产业结构指导目录》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理论研究,形成的《南平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方法与制度建设研究》经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组评审通过。

下一步,我厅将根据自然资源部即将下发的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指导意见,制订省级贯彻落实意见,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交易,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一是以资产配置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探索“土地+”“海域+”“地下+地表+地上”等多要素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显化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探索将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条件、产业准入和生态保护修复要求、溢价分配等列入资产供应方案。二是以生态补偿赔偿推动生态产品外溢共享。探索生态空间综合补偿模式,对同一生态空间中并存的多元自然生态要素作系统谋划,依法依规、稳步推进各类生态补偿资金统筹使用,提高整体效益。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逐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发现、核实、索赔和报告机制。三是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促进生态优势转化。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生态牧场等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绿色转型,鼓励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分类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感谢您对我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今后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领导署名:陈小辉

联 系 人:金 勇

联系电话:0591-87660285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2024年5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来源:本网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