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20241378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4〕148号
洪顶超委员:
《关于提升“海丝福建”特色旅游品牌的提案》(2024137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11537”思路和布局,指导各地实施“一市一品、一品一策、一策一业、一业一龙头”品牌塑造工程,以“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品牌为统揽,引导各地挖掘本地文化内涵,突出区域特色,塑造特色文旅品牌,共同构建“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品牌体系。下一步,将结合您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保护传承海丝文化。突出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充分挖掘海丝精神内涵,突出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使海丝文物古迹、历史遗存、革命遗址鲜活起来,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海上福建”篇章。一是挖掘南岛语族、华侨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等海丝、海洋文化资源,加强民间走访与史实资料梳理,深入开展海丝文物、文化资源普查。近期,将重点支持壳丘头遗址、昙石山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支持船政文化以“自强运动工业遗迹:中国传统社会迈入近代化摇篮(船政文化史迹)”联合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二是组织送王船、妈祖信俗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的履约保护;以非遗为桥梁,吸引广大海内外青少年、学生团体参与海丝非遗研学体验活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青年的交流互信;创新举办海丝非遗展,组织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台港澳及对外宣传展示活动,唱响福建海丝非遗旋律。三是密切与海洋渔业部门联系,持续举办福建省海洋文化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商“海上福建”发展大计,进一步传承弘扬海丝文化,赋能海洋经济和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海丝产品体系。加快海丝主题景区、文化场馆建设提升,加强海丝文化资源与生态、海洋、红色等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整体谋划海丝文旅产品体系建设,重点打造1个海丝城市会客厅、1个海丝核心区、1条海丝文化长廊。一是高标准打造海丝国际旅游中心,立足“国际化、全域化、数字化”定位,规划海丝门户展示中心、海丝国际驿站、海丝旅游大数据中心等9大服务区,及海丝主题沉浸式体验中心、海丝青年文创休闲生活馆等商业运营中心,力争建设成为新时代海丝之路新起点、福建旅游总入口的城市文旅会客厅。二是不断扩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影响力,全面推广泉州海丝文化主题街区培育典型经验,指导泉州谋划建设一批复合廊道景观、专题展示元、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考古遗址公园、泉州国际交流工程等,串联古港、古航标、古渡口、古道、古驿道等,让泉州成为海丝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区。三是围绕“1滨海风景道”建设,将福建海丝、海洋元素融入沿线道路景观、观景台、休憩驿站、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指导沿线景区、度假区、文化场馆进一步挖掘海丝文化内涵,充分展示福建海丝文化特色,把“1滨海风景道”打造成为展示福建海丝文化的线性文化长廊。
三、创新海丝文化传播。进一步创新传播方式,建好用好海外交流平台,加强海丝文化的研究阐释和传播,推动海丝文化在沿线国家的传播,全面打响“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品牌。一是办好世界级文旅交流品牌活动。持续办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等海丝主题大型活动,宣传“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积极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二是拓展文旅国际“朋友圈”。通过“外事搭台、文旅唱戏”,加大与重点客源国地方旅游部门的交流,积极参与友城结好周年庆、旅游高层对话、驻外使领馆开放日等涉外活动,拓展福建对外旅游合作。三是用好旅游展会和国际组织平台。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旅游展会,深化与联合国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等交流,深入推介我省特色文旅资源,推动旅游企业对外合作。四是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强化新闻媒体、社交平台舆论宣传推广,创新国际传播方式,贴近国际游客思维,搭建全媒体营销矩阵,切实讲好福建故事、传播福建声音。
领导署名:吴新斌
联 系 人:吴志超
联系电话:0591—87673668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8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