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20241260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4〕59号
省工商联:
《关于我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提案》(2024126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推动我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扩大我省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
一、强化规划引领。组织实施《福建省滨海休闲带民宿发展专项规划》《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福建段)旅游专项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保护规划》等规划,突出福建文化旅游“红、蓝、绿”三元素,串联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促进乡村旅游与相关旅游业态的集群发展、融合发展。以龙岩、三明红军长征出发地等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辐射带动周边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构建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带;整合福建省1号滨海风景道周边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度假、生态渔业、文化创意、运动娱乐等多元产业联动发展,打造中国最美滨海民宿休闲带;以南平、三明、龙岩等武夷山森林步道沿线地区为核心,充分发挥福建生态核心优势,构建绿色休闲生态旅游带。
二、推进提质升级。全省共培育打造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9个、重点镇6个、福建省“金牌旅游村”180个、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8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数量位居全国第七。同时,不断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已成为引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三、打造精品线路。深入挖掘全省各地乡村特色资源,推出红色旅游、农耕体验、山水生态、温泉康养、海岛风情、人文世遗、民俗文化、乡土诗画等一批特色主题乡村旅游线路,目前我省已有37条线路纳入“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提升了我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加强人才建设。我厅与省直相关厅局联合出台《福建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选拔实施方案(2023-2025年)》,自2020年起,省文旅厅每年组织开展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选拔,已选拔省级带头人112名,有效提升了乡村文旅带头人能力素质,示范带活乡村文化、带动文旅产业、带富周边群众、带强人才队伍。
五、赋能乡村振兴。深化拓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全力推动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重要作用。自2018年起,我省已有3个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另有6个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2024年,我省2个案例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下一阶段,我厅将结合贵单位的建议,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发展思路和布局,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指导各地充分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合理开发利用乡村优质旅游资源,将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旅游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继续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旅游规范有序发展。
二是培育乡村旅游精品项目。指导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特色景观、特色产业、生态环境、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注重挖掘利用传统乡村文化,培育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精品项目。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对接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科普、文化体验等多样化需求,从景观、设施、服务、体验、运营等方面入手,开展微改造、微提升、促进产品迭代升级,进一步丰富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
三是推动乡村旅游数字提升。对接抖音、飞猪旅行、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开展“美好乡村等你来”“益起寻美”“乡村漫游”等三项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围绕我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四时好风光”精品线路等重点对象,通过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助力乡村旅游产品供需对接,推动乡村旅游数字人才培养,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四是扩大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将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纳入打造“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文旅宣传总体方案。鼓励支持各地开展乡村文旅、民俗节庆、农事体验等各类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组织设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借助文旅部、央视等重要平台开展宣传推广;引导乡村旅游经营者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媒体开展宣传营销,推出一批网红乡村旅游产品,努力提高福建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领导署名:苏庆赐
联 系 人:薛从霖
联系电话:0591-87513309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