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37号建议的答复

闽文旅建议〔2024〕50号

2024-04-12 15:10
| | | |
 答复类别:A类

陈春勇代表

《关于打造我省“红色+”特色旅游品牌的建议》(第103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更好地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为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经省委和省政府同意,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于2023年12月30日印发了《关于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

根据您提出的四条建议,结合《关于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厅经认真梳理,今后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发多元化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特色旅游品牌

一是加快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推动古田会议、才溪乡调查、长征出发地、中央苏区核心区等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传统村落历史古迹等资源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品牌;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做大做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中央红色交通线、福建中央红军村等红色文化品牌;指导各地推动红色旅游规范发展,明确红色旅游的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具备条件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指导对标打造A级景区,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发挥红色教育功能;继续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功能;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民俗旅游等关联业态和餐饮、住宿、文创、演艺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红色+研学”“红色+乡村”“红色+科技”等红色旅游新业态,助力老区苏区振兴发展;鼓励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

二是根据国家文物局和文化旅游部《关于开展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展示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我厅3月期间在龙岩开展福建革命历史主题游径的打造调研工作,纳入游径的点以现有的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包括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长汀革命旧址、上杭临江楼、上杭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古田会议旧址及纪念馆、连城新泉整训旧址、新罗区闽西工农银行旧址等。以上文保单位周围基本具备开展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我厅将进行有益尝试,串珠成链,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推出革命文物主题游径。

二、强化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意识

一是充分认识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把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落实保护责任,综合施策,确保工作成效。二是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用好我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重走长征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鼓励“馆校合作”“园校合作”,引导大中小学生争当红色文化讲解员,讲好福建红色故事。三是鼓励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支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爱国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推出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学、影视、美术、音乐等红色文艺精品力作。支持各地各传媒机构编撰红色故事图书,利用互联网进行全方位宣传。四是常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的协作联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三、建立健全管理工作机制

落实《意见》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建立红色文化遗存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研究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重大事项。加强对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宏观指导和制度建设。协调推动原中央苏区片区、闽浙赣片区、长征片区等连片保护利用工作。

四、多措并举拓宽筹资渠道

我厅将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我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的支持,对存在重大险情隐患的红色文化遗存,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积极支持鼓励非国有红色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民办博物馆设立的指导意见》及《国家文物局办公室 民政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非国有博物馆备案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民政部门是非国有博物馆的登记管理机关,文物部门是非国有博物馆的业务主管部门。指导非国有红色博物馆举办者根据《博物馆条例》的相关规定,向民政部门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并到文物部门申报设立备案。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博物馆设立备案后,将在职责范围内给予指导,并依据该馆履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责任的实际情况给予免费开放的补助支持。

下一步,省文旅厅、省文物局将继续做好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展示利用、旅游开发,达到更好地活化利革命文物、实现文物和旅游深度融合,增益旅游的文化底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服务好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领导署名:傅柒生

  人:李  

联系电话:13705083075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4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