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关于会办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20232197号提案的函

闽文旅提案〔2023〕26号

2023-05-17 16:48
| | | |

   答复类别:B类

 

 

省委统战部

《关于做活“侨文化”品牌,打造“最美侨村”的建议》(20232197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近年来,我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福建作为中国重要侨乡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侨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侨乡文化,搭建海外交流平台,讲好福建侨文化故事,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交流合作,为促进福建省与世界各国民心相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了文旅担当和文旅作为。

一是突出传承创新侨乡文化。近年来,在对台港澳对外交流合作以及国家级、省级非遗资金申报中持续支持涉侨非遗项目开展活动。支持国家级非遗项目厦门珠绣在鼓浪屿建设传承体验点;支持厦门、泉州、宁德、莆田等地侨乡举办送王船信俗、妈祖信俗、陈靖姑信俗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活动。指导各地挖掘侨乡特色文化,加大涉侨文物保护力度,推动莆田市荔城区后黄村、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等2家单位创建省级金牌旅游村,会同省委统战部、省住建厅和归国侨联评选认定全省三批共18个侨乡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指导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侨乡,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侨乡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助力侨乡特色文化小镇建设。

二是突出打造涉侨文化品牌挖掘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茶文化、朱子文化、船政文化、海丝文化等八大文化内涵,不断打磨提升歌仔戏《侨批》、南音《乡愁》等“海丝”题材舞台艺术精品。建设《朱子文化网上展厅》,拍摄《朱子文化》微课,与韩国、日本等海外朱子后裔较为集中的国家开展朱子文化交流互访。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我省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处。2020年、2022年,我省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习俗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全省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达到9个这些世界级品牌,成为宣传福建侨乡文化的“金名片”。

三是突出构建海外交流平台。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设立9个福建文化海外驿站、9个福建旅游海外推广中心借助新华网、《闽声》杂志、《华人头条》APP及委托新华网运营FACEBO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四个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网站,扩大对外文化旅游宣传。成功举办福建全球新年线上交响音乐会“欢乐春节”——福建新春歌舞晚会等活动。有针对性开展侨文化宣传,展示侨乡历史文化发展、风俗等内容

下一步,我厅将结合建议以及工作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是文旅融合,助力“最美侨村”建设。我厅将对具备旅游发展条件的华侨村落,加强业务指导,对标“金牌旅游村”标准,深入挖掘侨乡特色文化,充分利用侨史馆、侨领馆、侨批馆、华侨家风家训馆以及其他侨乡人文和自然景观,培育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助力“最美”建设同时,进一步推动节庆类、信俗类等涉侨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支持涉侨非遗项目融入侨乡旅游发展

二是凝侨聚侨积极开展交流活动。我厅拟联合省侨联等部门共同组织举办“青春同行·福建有约”——2023年华侨(裔)青少年与所在国小伙伴们来闽研学营活动,通过融入游览景点、非遗体验、戏曲观摩、艺术欣赏、美食品尝等丰满有趣的研学内容,让海外华侨(裔)子弟及其伙伴依托研学活动深入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感受当今中国的蓬勃发展,并将所观所感转达给海外的亲友同学,从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积极促进中外沟通和交流。

是精准发力,注重“侨文化”宣传推介。持续发挥福建文化海外驿站、福建旅游海外推广中心的作用,用好新华网、《闽声》杂志、《华人头条》APP及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加大“侨文化”宣传力度,讲好福建“侨文化”故事,推动侨村“走出去”,更好传播海外侨胞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创造的光荣历史,弘扬华侨精神

 

领导署名:肖长培

人:刘寄强

联系电话:0591-87671953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428 

 

(此件主动公开)

 

 

 

 

来源:省文旅厅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