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阅读

福州市长乐区大东海新天地图书馆因精巧的空间设计爆红网络,吸引众多读者前去打卡。陈成才 摄

6月25日,福州大梦书屋,几名小读者正在专注地阅读。陈天博 摄

9月29日,南安市石井镇中宪第百姓书房,村里的孩子放学后在书屋选书看书。南安市现有农家书屋391家,大都与属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共建共享,南安市图书馆、南安李成智公众图书馆也分别设有多个分馆。王毅 摄

10月21日,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吴江村的“大梦悦读”空间。书屋原本是空置民房,店长三宝夫妇对其进行改造,保留了古厝原本的韵味,划分出多个阅读空间,希望用书香唤醒沉睡的乡村,吸引年轻人回流。林晓烨 摄

9月30日,厦门市湖里区一处街角,孩子与大人各自沉浸于阅读。张永定 摄

10月5日晚,泉州市泉港区新华书店,当地文学爱好者和10多组亲子家庭通过分享中秋节绘本故事、制作DIY手工小灯笼等活动,让孩子在阅读活动中感受中秋节庆文化,寓教于乐。林弘梫 摄

今年6月正式开放的南平市图书馆新馆打造全国首个“全竹概念”图书馆,全馆的家具陈设、装饰细节,处处展示南平市引以为傲的竹文化。施辰静 摄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从2026年开始,将每年4月第四周设立为“全民阅读活动周”。9月底,福建省第十九届“书香八闽”全民读书月启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好的阅读空间不只是书籍的容器,更是串联文化与生活的桥梁。书籍赋予空间以文化灵魂,而多元的业态创新又持续拓展书籍的生命力,传统公共阅读空间的功能边界正逐渐被打破。
将公共阅读空间拓展为文化活动空间,已成为传统图书馆和书店升级的共识。各级图书馆常态化开展公益讲座、诵读活动、文化沙龙等,让文字“活”起来;漳州新华书店胜利书城与漳州市“坚果”科学实验室合作推出“新华科普体验馆”项目,孩子在书店里动手实验时更易关注科学书籍;泉州“新华・城市记忆主题书店”将闽南文化书籍搭配非遗展陈,骑楼窗边,“刺桐幻幕”与新书特展相映,营造了这座宋元古城的新文化地标。
结合历史建筑、园林风景打造复合阅读空间,赋予其文化内核,更成为提升城乡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城市书房、农家书屋和特色阅读空间不断涌现。福州市区的晋安湖风景秀丽,少儿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分布湖畔,成为市民读书、遛娃、休闲的好去处;有着千年历史的莆田市古谯楼内开设了莆阳书房,周围有戏台、茶馆、文创馆,集阅读、书籍流通、文娱休闲于一体;宁德屏南县厦地村引进南京的先锋书店,集合乡村百年古宅与水田风光,打造富有诗意的田间阅读空间,成为文艺青年和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永泰嵩口古镇引入大梦书屋品牌,改造老供销社并推出“永泰嵩口·大梦悦读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古镇增添了新的文化氛围。
当有了空间,阅读更需要时间和自觉——今天,你读书了吗?(张永定)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政通APP

闽公网安备:3500089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