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无作业日”来了!

2025-11-20 09:12
| | | |

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学生在进行课间运动。(受访者供图)

  日前,教育部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其中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措施出台后,省内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晋江第六实验小学等校,先后在每周三或周四试行“无作业日”,推动减负走向实处。

  事实上,我省教育厅早在2022年就提出设立“无作业日”的倡议,福州市双虹小学、宁德市屏南县实验小学、三明市三元区沪明小学等校也纷纷进行了自己的探索。

  “无作业日”如何落实?成效几何?连日来,记者探访了我省部分中小学。

“无作业”不是无所事事

  13日,晋江市第六实验小学正式推行了“周四无作业日”。这一天,学校不留书面作业,并鼓励同学把书包放在校内,回家参与阅读、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让身体与心灵暂别作业。

  14日早晨,在该校门口,只见许多同学手提着中午的餐盒,背上没有了大大的书包,一个个踏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校园,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我昨天读了一小时的课外书。”“我帮妈妈一起煮晚饭了。”“我昨天跟姐姐一起在小区跑步了。”同学们正互相交流着昨天晚上的安排。

  “孩子昨天特别开心,我觉得这样挺好的。”送孩子入学的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们现在上学都很辛苦,设立“无作业日”意义重大。

  不久之前,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也将每周三设为“无作业日”。这一天,学校以“校外零作业”为核心,通过科学安排,让学习与实践兼顾。

  “跟爸爸打乒乓球超级开心。”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三年2班的董坤远同学告诉记者,以前放学要先写作业,写完就天黑了,根本没时间运动。“现在有了‘无作业日’,一回家就和爸爸去打球,爸爸教了我新技巧,特别过瘾。晚上还一起看了科普纪录片,感觉比平时轻松多了。”

  据悉,该校每周“无作业日”都有安排一系列好玩又有趣的分层实践活动,如体育、劳动、科学、美术等,让每个孩子更多更好地参与到课外活动中。

合理优化,争取社会认同

  会不会打乱教学计划?作业量会不会添加到其他时间?那一天难道将是培训集中日?……在关于“无作业日”的讨论当中,不少网友提出了心中的困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早在2014年9月便开始设立“无作业日”,并坚持了11年,对于众多老师和家长的困惑,该校也给出了一份参考答案。

  “2014年9月,本着帮学生减负的想法,我们推出了周四无书面作业的举措,得到了全校学生的支持。”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副校长(主持工作)陈一真回忆起设立的初衷。

  据了解,该校针对“无作业日”的周期特点,加强教研工作,统筹规划一周教学内容,重点研讨如何提质增效、合理布置作业,避免将周四作业顺延至周五;同时,每周都会提前规划好本周的课程,周一、周二、周三会选择上新课,周四则是对前面三天的课程进行总结。

  有家长和老师担心突然实施“无作业日”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节奏,使得成绩下滑。陈一真表示,“无作业日”不是放任,而是引导学生去阅读、去做家务、去运动、去与小伙伴交流、去学习技能、去享受亲子时光……这些积极正面的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老师也不是简单地去掉一部分作业,而是合理优化布置,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综合素养提高了,学习成绩也不会受到影响。

中学能否快速跟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年来,设置“无作业日”的基本都是小学。为此,许多中学生及家长纷纷呼吁中学也能快速跟进。

  对于“无作业日”的设立,不少中学持比较慎重的态度。“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才能够去实行,不能够为了无作业而无作业。”一位中学教师表示。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讲师、福建省及泉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师郭小军看来,执行“无作业日”利大于弊。他认为,推行“无作业日”是减轻学生学业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适当留白的“无作业日”,能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任务中暂时抽离,通过休息、运动或兴趣活动调剂身心,缓解学习焦虑,为后续的高效学习储备充足精力,真正实现“劳逸结合促成长”。同时,“无作业日”也为家庭亲子互动创造了宝贵的专属时间,还能够有效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提升自主时间管理能力。(报业集团记者 翁文默 苏琳)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