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花开,梦想启航
日前,华安县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收房剪彩仪式。小华和小玲(化名)兄妹俩揭起门前的横幅,推开崭新的房门,一方整洁明亮、焕然一新的小天地出现在眼前。哥哥不停地抚摸着崭新的书桌,妹妹则兴奋地扑向柔软的床铺,抱起床上的装饰气球。
此前,兄妹俩和奶奶挤在一座裸露着红砖的低矮房屋里,仅靠简陋的木架挂着老旧的布帘勉强区隔生活空间,斑驳的墙面渗水起皮,床铺陈旧发黑,每逢雨天,常有散不去的霉味。
几年前,这个刚盖好新房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家庭,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濒临破碎,还未装修的新房也就此搁置。
“孩子们的父亲失去了劳动能力,母亲失联,奶奶年事已高。”华安团县委副书记谢舒婷回忆第一次见到兄妹俩的场景,“因为没有桌椅,兄妹俩写作业时只能跪在地上、趴在床边。”
今年,改善困境青少年居住空间的“希望小屋”项目被省委、省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由共青团福建省委牵头,按照“省级统筹、市级督导、县级实施”工作原则,漳州市在南靖县、华安县和龙海区启动首批“希望小屋”项目建设。
“在设计家具时,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把书柜做矮些,让他们不用踮脚;把棱角磨圆润,避免他们磕碰;让灯光柔和些,保护他们的眼睛。”在华安县,谢舒婷与志愿者一遍遍上门探访沟通,不仅确定了“一户一策”的施工改造方案,还记下了19名受助孩子小小的心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善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服务保障体系。随着漳州市首批56个“希望小屋”改造完毕,11月10日,漳州团市委、市民政局联合有关单位开展漳州市青少年关爱“小屋花开行动”,为300余名困境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
“交付的小屋只是希望的起点,我们还要为孩子们的梦想护航。”漳州团市委宣传权益部负责人林婕介绍,“小屋花开行动”汇聚社会爱心,链接公益资源,为每名困境青少年提供“6+X”服务,包括民政系统工作人员一对一结对关爱、参加一项为期一年的兴趣爱好培训班、组织一次公益研学行、拍摄一套个人成长写真集、对接一位专属“心灵树洞”志愿者、赠送一套书籍等,同时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样的关怀措施。
“我们将根据首批试点效果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回应孩子们的所需所盼,并链接更多公益资源,为孩子们送上更多陪伴和关爱。”林婕说。(记者 张子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政通APP

闽公网安备:3500089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