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小庭院,大天地”,厦门市妇联深耕美丽庭院建设

巾帼力量携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10-22 10:50
| | | |

  美丽庭院是美丽乡村的细胞。近年来,厦门市妇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带动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美丽庭院建设,以家庭“小美”助力乡村“大美”。

  截至目前,厦门累计建设663户省级美丽庭院,3901户市级美丽庭院,行政村(居)覆盖率96.2%。厦门1名庭院女主人、6户美丽庭院入选全国妇联“十村百人千院”典型案例。“美丽庭院培根计划——在家门前创业”项目入选全国妇联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特色项目。

机制谋新

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同安区古坑村村民刘素芬的自家庭院“乡情民宿”是远近有名的“网红店”,游客们来此住宿,还买上几盆三角梅。

  两年前,刘素芬对民宿的设想还十分质朴——无非是在自建房摆几张床,供游客歇脚。因此,当古坑村开始推行“美丽庭院”建设时,她和许多村民一样,积极性不高。

  为打开局面,市妇联坚持“党建引领、妇联主导、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联动社区入户沟通、晓以利弊,另一方面派驻社工入村指导,为刘素芬的“乡情民宿”量身布景,并引入了亲子活动、手工体验等资源,成功拓客。

  有了“乡情民宿”的“打样”,其他村民主动加入美丽庭院的改造中。“依托美丽庭院载体,古坑村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汀溪镇古坑村妇联主席吴丽蓉说,如今古坑村有20多户村民家挂牌“美丽庭院”,其中3户获评省级美丽庭院。

  美丽庭院虽是方寸地,背后却是一本复杂的“经济账”:既要算清村民参与的“意愿账”,也要算好产业融合的“投入账”,更要算对乡村永续发展的“长远账”。

  市妇联创新建设机制,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主动对标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要求,统筹制定下发《深化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工作方案》及年度建设工作通知,形成“市级督导、区级引导、镇街指导、村居主导”四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纵横谋划”方能破解“老难题”,市妇联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等“五社”力量,并联动高校、巾帼志愿者、妇女网格员等广泛参与,不断挖掘美丽庭院的内涵与价值,并依托市妇联“凤凰之约”公益创投项目让18个乡村振兴项目落地。积极推动各区实施奖补机制,累计发放奖补金超300万元,有效激发改造内生动力。

  此外,市妇联还通过台账管理、星级评定、交流互助、奖惩激励、动态评估等五项机制固化管理,确保建设可持续、见实效。

守正创新

激活“美丽庭院+”经济链

  国庆中秋小长假过去,叶惠兰却未能歇口气,她所经营的“听溪园温泉民宿”客流依然络绎不绝,即便是工作日入住率也能达到50%。

  “这都要感谢市、区妇联推出的‘巾帼技能培训’。”叶惠兰回忆,民宿开业的第一年生意平平,参加培训后仿佛打开“任督二脉”。“以前庭院杂乱,只是随便种些花草。老师告诉我们庭院种植绿植也要讲究颜色、位置的搭配,让客人一进门就有‘回家’的感觉。”叶惠兰说。

  打造美丽庭院之后,叶惠兰又马不停蹄地拓展庭院下午茶、休闲露营区、柴火灶等休闲娱乐项目,营业额画出了一条漂亮的上弧线。

  美丽庭院不仅是村民自家门面,更是增收致富的幸福院,市妇联围绕“庭院+”模式,一手抓“造血”赋能,一手抓“活血”引流,串联起民宿、餐饮与研学三大场景。

  “造血”就是手把手教本领。市、区妇联推出含29门课程的“巾帼技能培训菜单”,覆盖从民宿运营到AI基础等内容,滚动开展培训700多场,惠及2.2万人次;“活血”就是引资源拓市场。市妇联落实市委“引客下乡”部署,推出超20条亲子研学路线,并联动农文旅打造“乡见过云”等13条精品游动线,为庭院精准导入客源。

  两大举措双管齐下,厦门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亮点、高价值的美丽庭院:省级美丽庭院“九八号民宿”门庭若市,每个月最低收入5万~6万元;同安区“窑味佳披萨”庭院成为当地著名饮食网红打卡地;海沧“欢喜小院”开展古法磨豆浆等体验大受欢迎……数据显示,厦门庭院经济户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798个“庭院经济”户带动户均增收4.3万元,超5000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发展逐新

融合资源绘就新图景

  新阶层人士非遗文化创作活动刚结束,又迎来台湾的研学团体……最近,市级美丽庭院“百姓院子”各种活动不断,参观人员络绎不绝。

  地处海沧区东孚街道莲花社区的百姓院子,原本只是一个粮仓,承载了数代人的精神记忆。东孚民俗文化艺术协会会长陈原来统筹谋划,将这里打造成集家风家训馆、侨史非遗文化馆及老电影博物馆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让曾经的物质粮站成为真正的精神文化粮站。

  近年来,随着美丽庭院建设工作的深入,市妇联探索融合发展,将美丽庭院资源全面导入、无缝嵌入妇联家庭家教、宣讲宣传、普法维权、志愿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等工作和妇联活动,让美丽庭院在各级妇联组织中用起来、活起来,成为乡村治理的新载体。

  “百姓院子”通过活化古厝、旧房,成为宣扬家庭文明“主阵地”之一。陈原来说:“市妇联经常组织活动,让好的家风、活的文化、深的情谊在这里传承与交融,这正是美丽庭院的价值所在。”

  厦门是两岸融合最前沿,市妇联以美丽庭院架起两岸沟通桥梁。引入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聚融壹家等台湾规划团队,两岸青年携手打造“培根计划”“开门‘乡’见”等美丽庭院品牌。举办“幸福联线 开门‘乡’见”活动,400名厦台青年走进美丽庭院联谊交友,体验两岸婚俗特色游。

  美丽庭院成为思想引领的“新讲堂”。市妇联打造“庭院课堂”,举行“庭院故事汇”巾帼大宣讲活动;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暨“美丽庭院”普法活动20余场,用法律的力量共同守护乡村和谐稳定。市妇联还不断拓展美丽庭院“半径”,拍摄“美丽庭院”宣传片13部、展播“小庭院大未来”报道21期,在妇联系统新媒体矩阵和全市公交、地铁、楼宇电视“万屏联播”,生动讲述美丽庭院典型故事。(邓婕 张谢池 胡文志)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