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跨越边界的力量:共绘“四市一区”蔚蓝同心圆

2025-10-09 07:35
| | | |

  如果,闽东北有一个“同心圆”,那么“圆心”也许在福州。这座城市南邻莆田、北连宁德、西接南平、东通平潭,是闽东北“四市一区”的枢纽。

  水系贯通,海岸绵延。地处闽东北唯一与四地接壤的城市,福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江莉表示:“守护这片从闽江干流直抵东海的蔚蓝画卷,绝非一域之功,唯有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方能凝聚起‘检护蔚蓝’力量,推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2024年12月,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福州都市圈联席会议召开,提出以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推动闽东北协同发展和福州都市圈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福州检察紧跟大局需要,主动牵头莆田、宁德、南平、平潭综合实验区检察机关与公安、海关稽私、海警等侦查机关,建立闽东北四市一区“检护蔚蓝”暨检侦协同联盟,旨在以司法之力护航闽东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号角吹响,地处海域、江域接壤之地的罗源与蕉城、福清与涵江、平潭与长乐、闽清与延平率先响应,共执司法画笔,在水域交融之处勾勒协同新篇。

联北:罗源蕉城跨区联动打响海面“清废战”

  “‘检护蔚蓝’专项行动启动后,我们并没有急于拓展新业务,而是紧盯最容易复发的海漂垃圾问题开展‘回头看’。”罗源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吴奴根表示。

  2023年,在罗源县检察院与宁德市蕉城区检察院的协作配合下,第一轮海漂垃圾问题专项监督顺利完成。但垃圾问题向来易“回潮”,如今的海面环境怎么样了?

  2025年3月,两地检察机关围绕环三都澳附近海域海漂垃圾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他们分成三个办案小组,分别深入罗源县碧里乡养殖区、蕉城区三都镇渔港码头等重点区域,沿海岸线逐段巡查,详细记录垃圾清运设施配置、常态化保洁人员在岗情况。其间,检察技术人员就吉壁村沙滩、三都澳湾口等垃圾易堆积区域,调取2023年海漂垃圾治理期间与2025年同期航拍高清图像比对,绘制近岸海漂垃圾覆盖情况的变化图表,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法律监督线索。

  在跟踪督促落实检察建议时,几位渔民向检察官反馈:“现在海面塑料垃圾越来越少见了,渔网缠绕垃圾的情况也不常发生。”

  接下来的几个月,罗源县和蕉城区的检侦协作越来越多元。两地检察、侦查机关在联合侦查、跨市并案、追诉漏犯、证据鉴定、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等方面陆续拓展了新协作。在跨区域打击涉海犯罪的同时,聚焦沿海居民民生福祉,依法保护两地200多户渔民、养殖户3700余万元财产权益。

面南:福清涵江“一库一湾”共治的“双向奔赴”

  “一库一湾”即东方红水库与兴化湾海域,连接着福清市与莆田市涵江区。“在地图上,两块水域的行政区划或许界限清晰,但水体是相互交融难以分割的。遇上一头排污、另一头清淤,那治理起来只会没完没了!”回忆起以往办案遇到的尴尬情况,福清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林凤娟笑言。

  “检护蔚蓝”联盟建立以来,福清市检察院与涵江区检察院依托“一库一湾”跨区域协作机制,携手耕好这两块“蓝色责任田”。

  由南向北看。2025年3月,位于福清莆田两地交界的东方红水库某流域因生活、建筑垃圾堆放导致被长期侵占,严重影响下游水质,涵江区检察院迅速将案件线索移送至福清市检察院,在两地检察机关与相关水利部门的配合下,目前该流域侵占问题被迅速整改到位,迈出了两地交界流域污染合力共治的重要一步。

  由北向南看。2025年9月,福清市检察院发现目前兴化湾福清市周边滩涂“互花米草”疯长,不仅会影响福清海域的生态环境,还将向南殃及涵江区管辖海域。该院在制作发布检察建议推动福清市辖区范围海域治理的同时,将涉涵江区海域线索移送至涵江区检察院,共同推进问题整改。这一步,实现了两地检察机关线索的双向移送和跨域协作。

  一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协作成效:2025年以来,两地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9件12人;办理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0件;追偿修复生态环境费用92.7万元,增殖放流4.6亿尾虾苗,实现了监督线索的“双向移送”与涉海犯罪的“协同围剿”,治理效果持续向好。

向东:平潭长乐海洋碳汇与海丝文脉守护的新探索

  “我们从长乐松下镇驶上跨海大桥,就到平潭了!”2025年9月,福州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与长乐区检察院受邀赴平潭综合实验区检察院参加“关于推进‘检护蔚蓝’协作机制实施意见”的会签仪式。在这份实施意见中,“共促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开展海洋生态跨域修复、聚力守护海丝文化遗产”等多项举措值得关注。

  当日,两地开展了“岚碳(平潭海洋碳汇)”修复机制的首次跨域探索。长乐区通过线上小程序,仅用一分钟便完成了价值近万元的“岚碳”跨区域申购核销,应早尽早实现海洋替代性修复。同时,也开启了平潭、长乐海域流窜作案类案件生态修复新模式。

  “我们共同守护的不仅是眼前的碧海,更有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通途。”平潭综合实验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陈捷亮表示。据悉,该院与南岛语族研究院建立了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依法守护这份由中国大陆向海而行,至太平洋腹地的海洋文化;长乐区检察院在侨胞故居“九头马古民居”、抗击倭寇的梅花古城留下公益履职的足迹。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塞、海防重地和知名侨乡,两地均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两地检察机关还围绕涉海工程建设可能对涉海文物造成的影响,细化了信息共享与风险评估协作机制,就共同督促维护海上通道安全以及大桥沿线周边公益保护等问题形成保护合力。

溯西:闽清延平从“各管一段”到“共护一江”

  闽江,一江碧水串联山海,一路流淌着“从山顶到海洋”的故事。江水经南平市延平区贯通福州市闽清县,两地休戚与共,其治理是系统工程。

  2025年,闽清县检察院与延平区检察院持续开展闽江流域源头治理专项监督,形成推动闽江流域环水口库区治理合力。

  在上游,延平区检察院办理闽江水质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3件,清垃圾、拆违占、治危废、整排污,防范上游污染源向下游方向排放。其中,运用大数据模型开展的危废专项整治,推动职能部门对辖区内123家汽修行业规范设置危废存储设施。

  在下游,闽清县检察院接续监督畜禽污染、江漂垃圾等环境问题。联合行政单位实地调查40余场次,推动拆除违建养殖场493家,劝导退养、复绿复耕、立案查处……多管齐下,水质提升立竿见影。

  “非法电鱼也是污染根源之一。大量水生生物触电腐烂,沿江排海,同样会造成水体污染。”闽清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黄少华副主任说,“江水是可以导电的,电鱼使用的高压电设备将严重威胁闽江上下游船舶及沿岸居民的安全。”2025年4月,闽清县检察院就调查核实中发现的非法电鱼涉嫌刑事犯罪线索,推动公安机关刑事立案。

  鲜活的案例为两地民主监督创新机制提供实践样本。2025年6月,福州市、南平市政协及检察机关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贯通协同保护闽江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各方将聚焦闽江流域河岸带保护及排污治理等生态环境状况、河湖长履职情况、政协建议案办理情况、检察建议落实情况、两地市委交办的专项监督事项等五大监督重点开展深入合作,以“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双轮驱动,全面提升整体监督效能,共同守护闽江流域生态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检护蔚蓝”联盟还致力于解决以往犯罪链条上下游人员是否已被查处、是否曾被行政处罚等核实难的问题。以福州地区走私类刑事犯罪为例,今年所办案件涉走私组织者、股东等主犯同比上升57%,原先最为猖獗的走私冻品犯罪明显下降。

  闽东北检察侦查协作的接力,在服务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释放了更大的司法效能。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检护蔚蓝”之笔,在闽东北“四市一区”的广袤山海间,绘就深远辽阔的蔚蓝图景。(黄静如)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