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五大茶镇接力斗茶,全域活动引客入安,一场以茶为媒的文旅盛宴正在上演——

安溪:茶旅融合风正劲,借茶生金迎客来

2025-10-08 07:41
| | | |

  金谷溪岸文艺村成为安溪文旅新地标,国庆中秋期间精心策划了“溪岸艺术汇·国庆八天乐”系列活动,包括绘画、手工、朗诵等主题,以多元文化内容点亮假期生活。


安溪清水岩温泉度假村是集温泉养生、休闲SPA、商务会议、亲子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体。


市民游客在体验铁观音摇青、晾青等制茶环节。


在中国茶都广场,52方主题各异的“木兰茶席”,构成了一个国潮斗茶的全民乐园。


“一碗百味 烟火乡里”市集里,新式茶饮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感受铁观音的N种新喝法。


消费季启动仪式上,一场以“人在草木间”为主题的非遗T台秀在茶香古韵中华美上演。


游客在安溪志闽生态旅游区体验漂流新玩法。


大美山城安溪的生态画卷 叶旭霞 摄

  金秋送爽,茶香氤氲。9月27日,“品秋香 安溪斗茶乐翻天”2025年泉州茶文旅消费季在中国茶都广场盛大启幕。这场持续到12月的活动,不仅是一场茶的盛会,更是一次以茶为媒、文化为魂、山水为台的深度融合实践。安溪,这片铁观音故土,正循着“三茶统筹”的发展路径,奏响一曲从“一片叶”到“一条链”的茶旅融合交响乐章。

文化破圈

让千年茶香“活”在当下

  安溪的茶文旅融合,始于对文化内核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

  消费季启动仪式上,一场以“人在草木间”为主题的非遗T台秀在茶香古韵中华美上演,让千年茶乡的文化底蕴“活”了起来。灯光璀璨、茶香氤氲中,这场大秀打破传统的静态展览模式,创新采用模特手持非遗展品走秀的形式,实现从“静态传承”到“动态呈现”的转化。

  手持竹藤编展品的模特从容登台,细密纹路间藏着茶山的风骨与手作的温度,诠释着“人与自然共生”的古老智慧。身着蓝印花布的模特款步而行,素雅的蓝白纹路仿佛浸染了安溪的蒙蒙烟雨,将茶乡的诗意与静谧娓娓道来。

  秀场高潮迭起,精美的羽扇、灵动的提线木偶、古朴的南音乐器,以及高甲戏丑角手中的道具相继登场,宛如一座流动的非遗“博物馆”,串联起安溪丰富的文化脉络。压轴登场的5套融合世界服饰元素的茶服,宛如“会说话”的精神展品,无声地诉说着铁观音扬帆海丝、走向世界的传奇。

  “人在草木间,志承万代延”,这场视听盛宴不仅是对过往的礼赞,更是安溪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传承,让观众在步履流转间触摸到千年文脉的跳动。

  文化的体验不止于观看,更在于沉浸式参与。本次茶文旅消费季除了精彩活动、热闹市集、非遗大秀,还有“隐藏副本”——散落在茶都广场的52方主题各异的“木兰茶席”,构成了一个国潮斗茶的全民乐园。

  茶艺师林小燕的茶席上,《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与安溪铁观音的兰花香韵相映成趣。她表示:“茶席是文化的窗口,这方小天地藏着‘人与自然’的主题,既传茶香,更向世界展现安溪茶尊重自然、守护文化的初心。”

  这场斗茶会既是技艺的切磋,更是文化的交融。融合传统与现代、优雅与热情的茶事盛宴,正以安溪为原点,将中国茶的魅力传向世界。在这里,每一盏茶汤都不只是饮品,更是连接人与人、文化与文化的桥梁。

  活动现场,来自乌克兰的福建省文旅星达人陈悟空(Volodymyr Kolosov)格外投入,他惊叹于安溪工夫茶的冲泡技艺:“茶,不仅是饮料,还代表文化底蕴。没想到安溪人可以把茶玩得这么嗨!”

  这场以文化为起点的破圈行动,成功将安溪茶的深厚内涵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播的文旅产品。相关视频总传播观看量达3138.43万,网友纷纷赞叹,“非遗茶秀,形式新颖”“雅俗共赏,别具一格”。

全域联动

从茶山到艺术的多元图景

  如果说文化是灵魂,那么广袤茶山与多元业态就是安溪茶文旅融合的广阔舞台。此次消费季摒弃了“单点打卡”的模式,转而构建了一幅“全域联动、各美其美”的生动图景。

  9月29日至10月3日,“五镇联动・秋茗斗彩迎宾”系列专场活动在安溪县感德、西坪、祥华、芦田、龙涓5个主产茶乡镇接力上演,打造出“一日一镇、一镇一品”茶文旅体验矩阵,吸引到乡镇深度体验的客流上万人。国庆前5天,5个茶叶主产乡镇茶叶销售额达1.45亿元,用多元消费场景激活茶文旅经济新动能。

  截至10月5日,茶都广场累计接待游客26万人次,茶叶交易市场均价同比上涨7.6%;清水岩度假村的住宿率达95%以上,华侨酒店、星洲酒店、斯贝斯酒店等重点酒店的平均住宿率达80%以上,云岭茶庄园、大宝峰茶庄园民宿、茗香园民宿等更是连续多日满房。相关话题在抖音、微博、视频号等自媒体平台播放量累计近20亿,#安溪秋天第一杯茶#居微博同城热搜榜第三位。

  在安溪铁观音核心产区感德镇槐东村,金牌茶师傅陈德庆带领游客穿梭茶园,教授他们辨识标准茶青,体验摇青、晾青、炒青等制茶环节。该镇推出的“一日茶师”体验活动,让游客从“听故事”变为“做茶人”,沉浸式感受制茶匠心,完成体验后可获颁“一日茶师”荣誉证书及专属茶礼。活动一经推出便成为秋茶季热门打卡项目,首日便有30余名游客预约。

  西坪镇遴选青年才俊授予“茶文旅青年推荐官”称号,鼓励他们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家乡茶文化与美景,吸引外地游客深入安溪、走进西坪;祥华乡将茶园变为露天展厅,举办“田园将芜胡不归”驻地艺术展;芦田镇依托山水资源,打造芦田茶场、云岭茶庄园等体验点,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制茶历史、体验采茶制茶;龙涓镇创新“茶+”模式,将本地茶叶与红酒、手工大饼组合成伴手礼,满足游客“带得走的茶乡记忆”需求。

  安溪县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镇联动”不是简单的活动堆砌,而是以茶为线串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形成强大聚合效应,有效引导客流从茶都深入茶山,既丰富游客的体验,更推动茶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视野从核心区扩展至安溪全县,一幅“茶文旅+”的多元图景徐徐展开。

  凤山书院举办中矿矿博馆矿物宝石展,100多件来自全球各地的珍贵矿物,每日吸引约5000人次观展;金谷溪岸举办“溪岸艺术汇”国庆八天系列活动,营造金谷溪岸文艺村艺术氛围;溪禾山以茶山、田园为天然舞台,推出“日游奇境,夜赏月华”沉浸式微度假;清水岩以“月满遇华诞·清水好运‘莱’”为主题,精心策划素餐体验和消费季活动;华祥苑茶庄园以铁观音茶山为背景,开展非遗茶园灯光秀、茶庄园美食节、铁观音新品发布活动……

  将茶树品种、制茶技艺、茶庄园、藤铁工艺乃至青阳冶铁遗址等“三铁三世遗”资源巧妙整合,安溪开发出多条精品线路,让游客在山水间全方位感受“茶之乡”的魅力。

精准赋能

从节庆火爆迈向长远繁荣

  如何将节庆期间的火爆人气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安溪通过精准的政策引流与长效的机制建设,为茶文旅融合装上了强劲的引擎。

  安溪县铁观音集团旗舰店推出购物折扣,实行“进店八折起”优惠;华祥苑茶庄园推出“两天一夜风雅茶山行”茶文旅特惠套票;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推出“住宿+高空矩阵”体验套票……国庆中秋假期,安溪推出系列优惠,从源头茶礼限时折扣到民生商品买赠返现,从亲子烘焙DIY到会员抽奖,以“真金白银”激发消费潜力。

  非遗龙涓红粬酒、湖头白粬、西溪麦芽糖等安溪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永春、洛江、石狮等各县(市、区)的特色供销展位穿插其中,养脾散、千层糕等各具特色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作为茶文旅消费季的活动亮点之一,“一碗百味 烟火乡里”市集聚焦特色茶小吃、地方美食、茶瓷香产品展示、新式茶饮、乡镇标志产品设置五大主题市集,共计100个展位,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感受茶乡风味。其中,西溪麦芽糖单日销量过万,龙涓红粬酒日超百单,白濑洋上贡茶油不仅现场备货畅销一空,更收获了几笔后续的大订单,不少商家纷纷为本次活动点赞。

  泉州市级非遗项目红粬酒传承人王明福喜上眉梢:“今天客人比往常多很多。”游客吴培龙特意带着孩子一边品尝特色小吃,一边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她说:“市集非常热闹,湖头白粬、四果汤等小吃很有地方特色,孩子也很喜欢。”

  “政府搭台帮助我们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米’,让合作社的特色产品有了直面市场的窗口。这方展台,搭起的不仅是产品的展示台,更是合作社与市场的连心桥,是乡村振兴政策落地的实景台。”安溪县百年亭亭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碧银表示,“未来,我们将把这份温暖转化为‘农户唱戏’的动力,通过深耕种养品质、拓宽产销渠道,让更多乡亲的‘粮袋子’变成‘钱袋子’。”

  本次消费季的又一亮点,是泉州古城与安溪的“双向奔赴”。古城安溪馆天天有活动,场场有主题:每日开展非遗小舞台展演及体验,现场演示制茶流程,涵盖摇青、晾青、炒青、揉捻等非遗制茶技艺;举办乡镇专场“喝出茶状元”斗茶体验活动;举办国庆红歌专场演出等系列活动,引爆古城游客对安溪的热情。

  更贴心的是,“泉州古城—安溪茶都”免费旅游接送专线的开通,凭借小程序预约和暖心服务,打通游客从古城到茶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构建“截流—转化—留存”三级体系,将泉州海量游客资源转化为安溪茶文旅发展的持久动能。“与古城共享客源,是安溪实现茶文旅长远繁荣的关键一步。”

产业跃迁

从一片茶叶到一条产业链

  “这次茶文旅盛会,为我们老字号茶企提供了绝佳的展示舞台。”省级老字号安溪县泉胜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道出众多茶企的心声,“我们不仅是在宣传推广安溪铁观音和茶文化,更是在传承匠心、践行‘三茶统筹’理念。一杯热茶,就是‘安溪味道’的最佳代言。”这份坚守背后,是安溪茶产业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茶文旅消费季不只是一场茶的盛会,更是文化与山水相拥、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盛宴,是安溪向世界递出的一张“茶文旅邀请函”。通过以茶为媒、以文为魂、以旅为帆的文旅消费模式,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当代生活,让千年茶文化“活”在当下、“潮”向未来,让千年茶乡焕发新时代活力。

  安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泉州安溪文旅经济发展指挥部指挥长吴振法对此有着深刻的阐释:“安溪茶,既是滋养民生的‘金叶子’,更是赓续文化的‘活化石’。”纵观安溪茶发展轨迹,从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到如今香飘“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每一步都印刻着守正创新的足迹。如今,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制茶工艺,推动茶产业全链条升级,安溪茶实现了从“一泡茶”到“一片生态”的跨越式发展。

  这场产业变革的核心,在于将单一的茶叶农产品延伸为融合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康养等多元业态的完整产业链。立足“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安溪精心打造了41个特色茶庄园,创新开发“三铁三世遗”(铁观音、藤铁工艺、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文旅线路,创排茶文化大型主题系列情景剧《铁观音》,构建起“茶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旅新格局。

  经过持续探索,安溪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以深厚文化为灵魂,激活千年茶乡底蕴;以全域资源为舞台,构建多元体验场景;以创新体验为产品,满足现代消费需求;以精准营销为手段,扩大品牌影响力;以促消费政策为引擎,激发市场活力。

  展望未来,安溪将把节庆期间的热度转化为常态化吸引力,通过开发四季主题茶旅线路、深化智慧旅游服务、打造茶文旅超级IP等一系列举措,推动“茶之乡”向国际级“茶文旅目的地”迈进。这片绿叶承载的千年文脉,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何金 黄琼芬 黄少辉 吴圣超)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