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古田“辅助就业”——

“慢慢折”间,找到自我价值

2025-07-25 09:12
| | | |

  “把这个角和那个角对齐,慢慢折……”23日,古田县城西街道青云社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内,负责人余燕清正手把手指导残疾职工做手工。这家7月份刚成立的机构,已为13名残障人士撑起了一片就业天地。

  “我们前期和残联、社区工作人员挨家走访,摸排出社区内13名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障人士,专门为他们提供场地、对接手工活并开展技能培训。”余燕清介绍,目前这些残障人士通过手工劳动每月能领到约500元工资,不仅有了经济收入,更在劳动中找到了自我价值。

  余燕清还计划联系更多厂家,拓展工作门类。根据每个人的适应能力分配不同手工活,让大家多赚钱,帮家里减轻负担。

  当地不少残障人士的生活正因此悄然改变。几年前因车祸导致脊柱受伤的小叶(化名),曾因依赖轮椅出行、需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而长期消沉。如今,她在机构里靠双手获得收入,脸上重新有了笑容。“能挣钱补贴家用,还能和大家一起干活、聊天,每天都挺开心的。”小叶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目前,古田县已建成2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累计帮助18名残障人士实现就业。这些机构还配套了心理疏导室、康复训练室,定期组织文娱活动,让大家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增进友谊。

  “辅助性就业不是简单‘找份活干’,而是通过技能培训、岗位适配、心理支持等一系列举措,帮助残疾人发挥潜能,实现有尊严地劳动。”古田县残联理事长李扬盛表示,让残疾朋友在获得收入的同时融入社会、找到自我价值,才是这项工作的真正意义。

  残疾人就业不易,智力残障人士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去年,县残联与当地明智学校合作,在一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安置了5名智力障碍毕业生,避免他们毕业后与社会脱节。

  近年来,古田县通过多渠道拓岗、多方式赋能、多维度保障,推进残疾人就业。如,对灵活就业缴纳社会保险的残疾人给予补贴,促进就业130人,提供就业补助60余万元;依托爱心驿站及培训学校开展20场培训,带动200余人就业。(通讯员 王倩 陈章煜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