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让人才成为乡村发展“强引擎”
漳浦县妇联邀请林惠秋到官浔镇授课。
《浦才面对面》直播现场
翁束桂正在镜头前直播。
阿梅丰归木偶戏团长阿梅通过抖音直播为大家呈现木偶戏《兄弟双状元》中的精彩片段。(资料图片)
观众通过手机观看阿梅的直播。(资料图片)
在漳浦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里,非遗传承人的提线木偶正举起一筐荔枝对着镜头卖力吆喝;植保专家通过直播为果农讲解荔枝病虫害防治;返乡青年在驿站指导下研发创新农产品……今年来,漳浦县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实施“菁英汇浦”行动,创新乡村人才培育模式,重点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
直播带货助力农产销售
“来,我们和粉丝们打个招呼!”在漳浦县旧镇镇人才驿站里,学艺20余年的“85后”戏曲主播@阿梅(丰归木偶戏)指尖轻抖,提线木偶应声举起一筐荔枝。红绸戏台瞬间变身直播间,木偶顶着斗笠蹦跶到镜头前。闽南童谣伴着后台叮咚作响的订单提示,果农老陈的手机突然炸响:“快!‘阿梅木偶戏’卖爆了,再摘500斤!”
与此同时,在官浔镇溪坂村,当地新晋网红“溪坂十六朵金花”正忙着为漳浦荔枝和当地花卉苗木直播助威。作为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的举办地,官浔镇花卉苗木产业基础雄厚。2024年起,该镇依托人才驿站开展电商培训,着力培育一支既懂种植技术又能直播带货的农村女主播团队。当年6月,首期电商培训班开班,16名好学敢闯的妇女组成首批学员,“溪坂十六朵金花”由此得名。她们的导师是来自深土镇的创业明星林惠秋。这位曾获漳州市青年英才优秀项目奖的茶山姑娘,如今已是省人社厅创业导师。
“从她们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们白天种花卖苗,晚上操持家务,却依然保持学习热情,这份拼劲令人动容。”林惠秋感慨道,“官浔镇97%的人口从事花卉产业。经过30年发展,产业基础已夯实。如今电商成为新营销模式,我们重点培训花卉产业宝妈,让她们成为营销主力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从理论到实践,通过3期系统的培训学习,不少学员掌握了如何打造个人IP,如何拍摄短视频,如何使用软件剪辑视频,如何跟粉丝互动交流,如何开通网店、做好账号运营等等。
50岁的翁束桂是学员中年纪最大的,却毫不逊色:“老师鼓励我‘只要肯学,任何年龄都能学会’,别人一小时学会的,我就花两小时。”
全职宝妈陈雪娇10年未工作,如今在直播间找到新天地:“孩子上学后,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事业。直播带给我们全新的成长。”首批“吃螃蟹”的王细玲则自豪地说:“现在儿子以我为榜样。我们不仅宣传家乡花卉,更为家庭增收,这是难得的机遇。”
从田间地头到直播镜头,这群宝妈在乡村振兴中找到了新舞台。据统计,漳浦县已培育“阿梅木偶戏”“溪坂十六朵金花”等6支直播团队,累计开展直播带货600多场次,促进荔枝、花卉苗木等农特产品线上销量提升20%。
在旧镇镇人才驿站,记者看到设施完善的政策宣传区、培训室、电商工作室、特产展示厅等功能区,甚至还有猪肚菌种植示范基地。该驿站长期开展种植技术、直播带货等培训,为乡村人才成长提供沃土。
人才驿站,这些诞生、成长于乡村的细胞,如何成为点燃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漳浦县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蔡志云表示,近年来,漳浦县聚焦乡村人才引育,统筹党群服务中心、种植示范基地等资源,重点打造多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育农作物种植、农村电商物流、乡村旅游开发等人才,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人才振兴”模式。如今,古老的木偶戏与新兴的直播电商在这里碰撞,宝妈们化身带货达人,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把脉问诊”专家在线服务
“看这个荔枝蒂蛀虫,专挑果实‘咬屁股’。”6月11日,在漳浦融媒体中心《浦才面对面》直播间,漳浦县农业农村局植保专家陈俊杰正举着病虫害标本,给果农们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荔枝保卫战”。
漳浦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有“天然温室”之称。水果产业是漳浦县重要产业,曾被国家誉为“中国荔枝之乡”等。漳浦是荔枝种植大县,荔枝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产量3万多吨,共有荔枝品种20多种,分别为乌叶、双肩玉荷包、蜜丁香、桂味、无核荔枝等。眼下正是荔枝挂果期,荔枝蒂蛀虫、荔枝蝽等“坏家伙”也来凑热闹,让果农们操碎了心。
陈俊杰的PPT就像一本《荔枝防病手册》:挂诱虫灯是“请君入瓮”,释放赤眼蜂是“以虫治虫”,生物农药则是“温柔一刀”。讲到关键处,他还掏出个放大镜:“大家看这片叶子上的黄斑,就是荔枝瘿螨的‘犯罪现场’!”
“荔枝为啥会‘鸭头绿’?”“裂果能预防吗?”……面对弹幕里雪花般的问题,陈俊杰对答如流,还特意提醒:“这些禁限用农药名单要像记自家荔枝品种一样牢!”整场直播就像剥荔枝,把科学防控的“果肉”一点点呈现给观众。
此次直播,就如同剥开的荔枝一样,把最实用的科学防控干货“剥”出来,送到观众朋友们的手中。新华社现场云,漳浦县融媒体中心视频号、抖音号同步在线直播,其中新华社现场云平台累计浏览量8.5万人次,县融媒体视频号点赞量突破6万。
《浦才面对面》可不只讲荔枝,接下来,栏目将不定期邀请教育医疗、农林水渔、文化艺术、青创等领域人才做客直播间,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人才集聚福利。
记者了解到,《浦才面对面》是漳浦县创新开展浦才“四下乡进百村惠万家”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漳浦县发动全县教育、卫生、农业、文艺等四大领域人才下沉农村服务,开展惠民活动207场,服务群众超20万人次。此外,漳浦县还发挥在浦台湾人才技能优势,深化台胞科技特派员制度,共选聘3批57人次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产业帮扶超万次,推广新技术2000余项,培育帮扶合作社21个、种养大户234家,带培产业技能人才2000余名。(通讯员 林惠卿 记者 苏益纯 文/图)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