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5月17日、18日,第十八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集美举办,两岸36支队伍击水奋楫、竞渡龙舟池——

劈波斩浪连两岸 龙舟竞渡续文脉

2025-05-19 09:34
| | | |

赛龙舟。林梓健 摄

“五美”市级非遗体验区内,射五毒、钓粽子等端午民俗活动吸引亲子家庭踊跃参与。(集美区委宣传部供图)

第二十届集美(端午)诗会主题沙龙。(集美区委宣传部供图)

  鼓声激荡,龙舟破浪。5月18日,第十八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圆满收官,集美街道、集美大学两支队伍,分别摘获“嘉庚杯”“敬贤杯”桂冠。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36支两岸队伍以桨为媒,在云影天光映照的赛道中同舟竞渡;2000余名两岸同胞以赛会友,在五美市集、集美(端午)诗会中共叙情谊。

  从竞技场上的热血拼搏,到市集摊前的烟火温情;从嘉庚故里的文脉赓续,再到两岸交流活动频繁的“人文集美”,这场延续十八载的龙舟盛会,以多元维度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书写两岸融合发展的时代新篇。

百舸争流

两岸并肩挥桨共续龙舟情

  当夏日的骄阳倾洒在龙舟池的湖面,数十条色彩斑斓的龙舟如蛟龙般蓄势待发。

  这是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男队的教练林立指导龙舟赛的第18年。年年参与,以老带新,队员们一届届更迭轮换,但不变的,是他严阵以待赛事的初心。17日上午,池岸边,林立正在给队员们做赛前战术指导:“喊出自己的比赛节奏!桨频在变,船速不变,一举拿下!”

  出发!在激昂澎湃的锣鼓喧天声里,划手们紧握船桨,身体随着鼓点的节奏前后摆动。船桨入水,白色水花高溅;龙舟船头劈开平静的湖面,如蛟龙穿梭,一往无前。

  本届龙舟赛设置22人龙舟200米和500米直道赛两个项目,分社会男子组和女子组、青少年男子组和女子组四个组别,大陆27支、台湾9支队伍参赛。活动还特邀4位台湾地区裁判长参与赛事执裁工作。

  “今年我们已经是第七次来集美参加龙舟赛了。往届的氛围和纪律都非常好,整体来说都是很高规格的一个赛事。”金门酒厂队的领队已经是海峡两岸龙舟赛的“熟面孔”,今年他带着25个队员前来参赛,“我们队员以酒厂员工为主,利用上班之余的周末或者早晨聚集练习。七八年下来,大家都保持了训练的默契,希望明年还能再来切磋!”

  “作为东道主,队伍经常在这里训练比赛,对水域、场地比较熟悉,有很大的主场优势。”集美大学龙舟男队在本次“嘉庚杯”龙舟赛中拔得头筹,该队队长洪同学介绍,龙舟赛是学校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活动,去年队伍获得了青少年组别总决赛冠军,这次无论男队、女队在备赛期间都下了一番功夫,为的就是夺得更好的成绩。

  龙舟赛在集美渊源已久。从前,集美是个小渔村,先民们耕海牧渔,向海而生,有驾舟竞渡的传统。厦门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陈新杰介绍道,闽南方言称舟船竞渡为“别舲舳”,意为竞渡的两艘舲舳相别,“别”的目的是给对方使绊子。为了“别赢”夺标,人们制造了阻力小、速度快专用于竞渡的梭形船“龙船”,别舲舳也称“斗龙船”。

  每逢一年一度的端阳节,四邻城乡百姓都汇集到集美学村龙舟池参加或观赏龙舟竞赛。今年,龙舟池畔再次开启“人从众”模式,池中龙舟飞渡,岸上人山人海,其盛况再次印证了闽南俗语所说:“五月五,龙船鼓,满溪路。”

文脉赓续

于“别舲舳”中厚植“嘉庚精神”

  桨影翻飞处,文脉永流传。两岸选手的口号声应和着集美龙舟鼓点,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筑群与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庞相映生辉。如今集美的龙舟赛,赛制规范、设施完善、影响甚广,而这一切与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密不可分。

  1950年9月5日,陈嘉庚先生回到集美定居,后将龙舟赛制不断改制、规范。嘉庚先生在临海风景优美处建造了一个规范化的大龙舟池,还将两船相斗改为多船同赛,并且发动女子参与,将田径场上百米竞赛的规则应用到龙舟赛上,统一打造比赛用船,改“相别”为公平竞技。

  1985年,海内外集美校友为缅怀集美学校校主陈嘉庚先生,把集美龙舟赛正式冠名为“嘉庚杯”龙舟赛。1995年,为纪念陈嘉庚先生的胞弟、集美学校的二校主陈敬贤先生,龙舟赛又增设“敬贤杯”,确定将其作为女子组总决赛的奖杯。

  自2006年起,集美区举办了首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兼有大力弘扬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精神,以两岸的民俗文化交流为载体,进一步密切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增进台湾同胞的祖国认同感。2008年,海峡两岸龙舟赛开始升格为国家级赛事,纳入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龙舟协会的年度赛事计划。2017年,海峡两岸龙舟赛正式纳入海峡论坛,成为海峡论坛重要配套活动。

  龙舟池出江入海,道南楼红砖砌筑,南薰楼绿瓦飞檐……漫步在集美学村,每一景、每一物都彰显着“嘉庚精神”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今年初,集美这一人文圣地传来喜讯:嘉庚教育遗产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意味着,嘉庚教育遗产在保护、管理和价值上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并有望在未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与其他地方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龙舟赛相比,集美龙舟赛还承担着弘扬嘉庚精神的独特文化使命。作为嘉庚教育遗产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舟赛与嘉庚教育遗产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赛事的持续举办,有力彰显了嘉庚教育遗产的丰富内涵。

同心共筑

从“赛事+”驶向更远深蓝

  声声龙舟鼓,浓浓两岸情。这两日,龙舟池和池边的南堤公园以艺术和美食为纽带,串联起两岸同胞的文化共鸣与血脉深情。在集台青和集美本地小朋友唱跳表演《同舟共济》,浔江乐社民谣唱响两岸乡音;台湾美食章鱼小丸子、车轮饼与灌口咸水鸭、漳州四果汤唤醒两岸相似的味蕾,勾勒出“舌尖上的一家人”。

  “我跨海而来,脚印落在集美的岸,风吹过鳌园的碑文,像先贤低语,告诉我:这片土地,从不曾忘记海的方向。海的一半是远方,另一半,是归属。”来自台湾的一位诗友有感而发,在诗会写下《海的一半是诗歌》这首集美(端午)诗会同题诗作品。

  龙舟赛期间,由福建省文联指导、福建省作协、集美区委宣传部、厦门市作协、集美区文联主办的集美(端午)诗会也如期举办。今年的主题是“海的一半是诗歌”,在诗声朗朗中,持续打造与龙舟同行的“诗意集美”。该诗会已持续举办20届,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吸引2500多人次诗人与文学爱好者参与,征集原创诗作3000余首。

  近年来,集美不断紧抓两岸融合发展优势,深入挖掘集美各项文化资源,充分利用集美文教区优势,陆续开展龙舟赛、海峡两岸青春影展等系列活动。

  两岸关系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集美区目前已累计吸引台湾青年创业团队858支,打造了“一品威客”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聚融壹家”等5个省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打造“大陆最大的对台交流研学旅行基地”——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依托城隍文化渊源,连续多年举办两岸特色庙会,在后溪村设立台青“乡建乡创”基地……

  “龙舟赛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活动,承载着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精神内涵。”集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集美区在嘉庚故里持续举办“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不仅有助于弘扬嘉庚先生倡导的爱国精神、诚毅品格和同舟共济的理念,更将传统端午习俗与现代体育精神相结合,“通过赛事的举办,携手海峡两岸选手同舟共济,让两岸同胞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以龙舟为舟,以文化为桨。在集美这片充满人文历史底蕴的土地上,龙舟赛已然超越体育竞技的范畴。它既是闽南“爱拼敢赢”精神的当代演绎,是嘉庚精神“破浪革新”的时代回响,更是两岸交流的连心桥梁。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嘉庚教育遗产申遗、举办两岸交流系列活动……集美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舟楫驶向更深远的蓝海。(黄星榕 陈季玉 陈怡婷)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