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2022年“全国科普日”主题铺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
厦门:科普创新意 一起向未来
厦门举行科普资源全国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未来,这些科普教育合作项目将助力科普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沈威 摄
科学宝藏市集上,市民积极参与科普互动。沈威 摄
厦门围绕“全国科普日”铺开系列丰富活动,在全市掀起科普新热潮。沈威 摄
举办科学宝藏市集、科普教育论坛,组织科普(教育)基地巡游、农村科普宣传员培训活动……近日,2022年厦门市“全国科普日”暨首届“科学少年鹭岛行”厦门科普教育资源全国推介会在集美区嘉庚艺术中心启动。活动现场,厦门各家科普(教育)基地和研学机构纷纷展示近年来开发的科学互动课程、科普研学项目成果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
连日来,厦门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精彩纷呈,掀起科普新热潮。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活动旨在大力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今年活动由厦门市科协、厦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领导小组、集美区政府等联合主办。
持续丰富科普教育平台
在启动仪式现场,厦门市科协为第十三批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厦大火炬极客空间基地、集美闽台研学总部和厦门园林博览苑等12家单位成为新基地。目前,厦门共有80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为厦门科普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也为文明城市建设和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作出积极贡献。今后,科普(教育)基地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青少年和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厦门科普资源全国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同期举行,来自科普基地及研学机构等领域的10家单位现场签约。未来,这些科普教育合作项目将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努力推动科普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值得关注的还有,活动现场,厦门市科普(教育)基地服务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能够帮助广大游客了解厦门市各类科普教育资源,让亲子家庭、学校、市民游客全面了解厦门各地科普项目,组合符合需求的科普线路,更好地提供科普教育服务。
据厦门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厦门市科普(教育)基地服务系统是厦门市首个为科普(教育)基地量身打造的、可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务的便民信息化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立足于厦门特色科普教育优势,打造科普(教育)基地评估平台,科普研学展示窗口、科普资源交互平台,优化社会科普资源配置,营造共建共享的科普氛围。
为了便于让广大亲子家庭、学校全面掌握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更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教育需求,厦门市还发布了《厦门科普教育资源指南》系列丛书。
面向全国推介厦门科普资源
作为闻名遐迩的滨海旅游城市,厦门更有着丰富多样的科普教育资源,是亲子家庭、青少年深度研学的首选地。
今年厦门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厦门市首届“科学少年鹭岛行”厦门科普教育资源全国推介会同时举行。该推介会旨在立足厦门特色科普教育优势与青少年科普活动实践基础,经过系统梳理和整合厦门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及文旅资源,推出多元优质的科普教育产品,为全国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研学行业代表、文化旅游企业代表、科普宣传员等200余人参加。推介会上,多家研学机构、重点学校和科普基地完成合作签约。推介会通过产品推介及平台发布、科普奇趣市集、科普教育基地巡游活动、科普研学论坛等线上线下活动以及全媒体融合推广、业内业外联动推广,主打福建省内客源及周边省、市并面向全国进行精准营销,开拓厦门客源市场,推动厦门科普研学消费。
助力科普教育成为常态
“全国科普日”期间,以“科普教育的未来之路”为主题的厦门科普教育论坛邀请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副教授范贤娟、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陈俐燕,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蔡明刚莅临现场。专家们围绕主题与全市150余位中小学科技教师及与会科普工作者共同研讨国家“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开展科普教育的方法、路径、经验。
全国研学大咖鹭岛行踩线、科普教育基地巡游活动同步举行。由科学教师、科普基地、重点研学服务商及市民等近300人组成的体验团,走进了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厦门园林博览苑、厦门科技馆等厦门市主要科普研学基地,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
创新科普教育,传递科学魅力,让科普教育成为常态。据了解,“全国科普日”期间,厦门市各区、各企事业单位陆续举办了各类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除了“科普沙龙”、农村科普宣传员培训,还有“云上科普日活动”“学会科普联合行动”“全国科普示范县联合行动”“科普阵地联合行动”等。
厦门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组织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将推动科普益民取得实效,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未来,厦门市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学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将继续投身全民科普活动,构建科学教育体系,发挥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土壤、夯实根基。(杨珊珊 姚晓青)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