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万亩莲田,摇曳增收新希望

2012-09-13 00:00
| | | |
  9月,莲子采摘进入尾声,但在建宁,仍随处可见粉白粉红的莲花与硕大的莲蓬挺立着。摇曳的荷下,是莲农忙碌的身影。

  6日清早,建宁县莲子科学研究所所长魏英辉接到任务,两天内提交今年莲子产业的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他与副所长吴景栋、农艺师杨盛春一碰头,决定去省莲子种质资源圃、莲子育种基地观察记录,并到农户家中检查新品系农事操作情况。

  省莲子种质资源圃占地2000平方米,分176个种植小区,存有我国各地莲子种质资源70多份。“这里相当于是露天实验室,我们在田里待的时间甚至比莲农还多。即使遇到刮风下雨,每天也要坚持到资源圃观察记录。”路上,杨盛春告诉记者,由于成天在野外跑,太辛苦,眼下没人愿意到莲科所开车。

  建宁是“中国建莲之乡”,有着上千年的种莲历史。但由于长期种植,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建莲产业一度陷入低谷。1993年,建宁县成立了莲科所,负责子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目前,国内只有江西省广昌县有一家同类机构。

  经过10年攻关,莲科所于2003年选育出的“建选17”优质品种,让建莲亩产翻了一番,种植面积也从1万亩恢复到将近5万亩,每亩收入超过6000元。去年,莲科所又一个新品种“建选35”获得省级认定。优质品种的选育推广,让莲业成为建宁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前往莲子育种基地的道路两侧,碧叶连天。该基地占地10亩,是莲子新品种选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莲科所每年进行80-90个杂交后代单株的培育和筛选,之后在这里进行10-20个株系比较试验,从中选出2-6个新品系进行区域试验。

  秋阳直射,穿行在密密的荷间,一会儿就闷热难耐。魏英辉不时拨开荷叶近身察看,或轻轻地捧起莲蓬仔细端详。“培育新品种,就是不断淘汰淘汰再淘汰,很多同行几十年投入,一株也筛选不到。20年培育,10年间推出两个新品种,我们算是幸运的。”魏英辉感叹道。

  离开育种基地,魏英辉一行前往濉溪镇大元村。车子停在一幢漂亮整洁的三层楼房前,女主人聂桂荣正在给脱壳去膜的莲子通芯,一粒粒雪白饱满的莲子不时落入盆中。“新采的莲子品相很好,价格也好,近一半已经被亲朋好友买走了。”聂桂荣高兴地说。

  新品系每年要在全县所有种莲的村子各选1至2户做区域试验。聂桂荣家分别种了1.4亩的“建选17”和新品系“建选15”,进行指标比照。魏英辉仔细询问了施肥、防病的细节和采收情况,并将比照表格拍摄下来。

  忙碌间,已近正午。车子离开大元村,一幢幢新楼房和聂桂荣的笑容留在了后视镜中。这景象,也许就是莲科所技术人员20年来忍受辛劳与寂寞、默默坚守的源动力。(任君翔 杨毅涵  王华耀)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