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更多 +
  • 05/ 20

    南平市松溪县探索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新模式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显著增长,被侵权风险也日益加剧。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成果高效转化,南平市松溪县聚焦企业维权难、融资难、运营难等痛点,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着力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同保护”格局,让创新主体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主要做法
      (一)跨区域跨部门联动,构建知识产权法治“生态圈”。
      聚焦加强县域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制定闽浙两省三地六单位《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合作协议》,联动建瓯、庆元法院及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跨省执法协作六项机制:协助调查取证、案件咨询指导、重大案件协作、重点企业维权绿色通道等。通过细化协作程序、共享执法资源,形成跨区域保护合力,推动闽浙边界民营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良性互动。
      (二)加强外部资源导入,筑牢知识产权安全“防护网”。
      在保险赋能方面:创新“地理标志保护+金融”“高价值专利保护+金融”模式,推出“高价值发明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为8家企业12项专利提供超百万元保障。如针对“松溪九龙大白茶”地理标志授权后可能出现的市场乱象,多部门联合为授权企业提供150万元风险保障。在技术支撑方面: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认定中涉及复杂专业技术问题,建立县域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围绕侵权判定、证据收集等环节深入分析,对请求人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技术特征对比后,出具专业意见书保障权利人权益。
      (三)畅通双向沟通渠道,送上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包”。
      推动政策直达: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企业受益”的思路,构建“政府信用背书+增信担保+金融助力”模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组织专业机构一对一辅导,帮助企业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性和受惠面。强化银企对接:联合邮储、工行、农行、信用联社等四大金融机构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建立“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实现质押登记、贷款发放全流程提速,推动企业“知产”变“资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三、取得成效
      在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的大环境下,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明显提升。2024年松溪县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1.8%,高价值发明专利增长率达20%。截至目前,共办结知识产权案件超110件,先后完成专利权质押登记近40笔,质押金额超2.2亿元,惠及企业超25家。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显著增长,被侵权风险也日益加剧。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成果高效转...

  • 05/ 16

    龙岩市推行接收电子档案 直接办理迁入登记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各类经营主体跨区域迁移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传统的迁移流程存在诸多弊端,手续繁琐、办理时间较长,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大背景下,迁移作为企业重新布局、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其办理效率和便捷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战略布局。龙岩市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企业迁移登记便利化改革,印发了《龙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优化企业迁移登记流程的通知》,着力破解企业迁移“往返跑”“多次跑”等痛点、难点问题,力求为企业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流程瘦身:实现“一地办结”新突破
      针对传统迁移登记流程中存在的多环节、多部门协调问题,市场监管局对迁移登记流程进行了根本性重塑。以往,申请人需先在迁入登记机关提交迁入登记申请报告,待准迁后,再到迁出登记机关提交迁出申请,并等待纸质档案邮寄至迁入地后方可完成迁入登记,这一流程繁琐且耗时。改革后,申请人办理企业迁移登记,只需到迁入登记机关提交迁移登记申请报告即可办理迁移登记,无需再到迁出登记机关办理迁出登记,真正实现办事流程瘦身,“两地来回办结”实现“一地办结”。
      (二)数字化赋能:构建信息服务高效新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起高效的信息共享与流转机制。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档案流转通过内部系统实现,前置条件由接收纸质档案调整为接收电子档案即可办理。电子档案取代了传统的纸质档案,企业迁移登记的办理时间大幅缩短。以往,等待纸质档案流转可能需要数天时间,而现在,信息瞬间可达,接收电子档案即可办理迁入登记,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破除壁垒:保障经营主体准入自由平等
      一是强化信息透明。公开迁移登记流程,涵盖法律依据、办事指南、办理流程等事项,确保企业获取准确、透明、全面的信息,避免地方政府以保护本地经济限制企业迁出,进而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原则。确保各地政策规则统一,严格执行负面清单的规定,推动民营经济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禁止一切对民营经济主体经营不合理的限制,保障经营主体均自由、平等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三、取得成效
      一是在推行迁入地即时接收电子档案即可直接办理迁入登记。从往返三趟提交三套材料优化为跑一趟提交一套材料,从之前迁移耗时近一周压缩为平均半小时办结,极大缩短迁移周期和成本,让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赢得发展宝贵时间。据统计,企业因减少往返奔波、复印材料等费用支出,平均每户节约成本超百元,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3400户企业享受到迁移改革带来的便利。二是有效破除市场准入壁垒。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迁移政策和流程,落实“非禁即入”原则,倒逼各地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保障经营主体准入公平,加速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2024年以来,全市废除、修改市场准入壁垒政策文件近20件。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各类经营主体跨区域迁移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传统的迁移流程存在诸多弊端,手续繁琐、办理时间较长,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