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回应关切

为立法保护传统风貌建筑点赞

2020-12-05 09:25
| | | |

  “福建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将有法可依!”12月2日,福建省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一审,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建筑,是活着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近年来,保护乡愁成为广泛共识。传统风貌建筑富有地域特色,被视为乡愁绝佳的载体。因此,传统风貌建筑的命运沉浮,常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与一些受保护的名人故居相比,不少传统风貌建筑虽然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因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常常在城镇化中被“保护性开发”,人们扼腕相叹,奔走呼告,却又无计可施。

  事实上,没有法律保驾护航,在利益面前,再精美的传统风貌建筑也无比脆弱。比如,广州粤剧名家“万能泰斗”薛觉先的居住地金陵台、妙高台,历史和艺术价值极高,被公认为是“熊猫级”的建筑,然而就是因为没有被及时列入保护名录,最终不得不让位于所谓的城市开发,被拆除得一干二净。类似的案例,时常上演。究其根本,就在于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存在盲区和漏洞,面对传统建筑被破坏的现实,人们追责无门,以至于有的人在拆除传统建筑时毫无顾忌。

  福建是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之地,同时兼收并蓄了南洋地区的文化特色,境内存在大量石头厝、红砖厝、骑楼、土楼等特色建筑。福建此次提交审议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草案),将传统风貌建筑作为保护对象,让传统风貌建筑有了避风的港湾,也充分凸显了福建保卫乡愁的决心和魄力。

  保护古建筑就是在保护未来。传统的文化不仅要记录在书上,更要“活”在现代。有人说,讲一万遍坊巷文化,也不如直接去三坊七巷走一走、看一看。人们渴望留住老建筑,就是渴望留住美好的记忆,渴望为子孙后代留下文化遗产。福建此次提交审议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草案),充分呼应了百姓的呼声,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当然,立法只是第一步,切实让法规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让法规贴地而行。目前来看,我国民间还散落着大量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一两座名人故居成本不高、难度不大,但要把所有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起来,则涉及众多利益纠葛,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十分考验管理智慧。这些看得见的难处,也正是许多传统风貌建筑无法得到妥善保护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相关部门而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一方面,要尽快拿出配套制度,明确传统风貌建筑的评定标准,摸清家底,制定保护名册,并严格依法办事,不放过每一起破坏传统风貌建筑的违法行为,让传统风貌建筑成为不容染指的禁区。另一方面,要设法发挥市场作用,集中各方力量,推进传统风貌建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切实做到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相统一,让传统风貌建筑得到更有效的保护。(黄云峰)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