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省政府参事付贤智、陈国鹰和焦念志分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并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人工智能、养老产业、海洋调节气候等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付贤智(全国人大代表):高校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们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把高校学科优势和产业重大需求结合起来,由高校高水平科研团队和企业研发队伍共同组建产业研究院,成为企业的研发中心,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研究。二是把高校作为企业的“人才驿站”,加快人才向产业聚集,并通过为企业培养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高校与产业共同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产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融合发展新举措,不断完善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努力为开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局面作出高校贡献。
(据付贤智发言材料整理)
陈国鹰(全国人大代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养老产业。
当前,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要以改革的方法和创新的思维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作用,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让前沿技术走进民生,推动银发经济繁荣发展。
建议:一是政府从补贴养老建设转入补贴养老运营,加快完善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等级评估标准和与标准相适应的政府补助标准,实现养老机构的长期护理费用由政府补助一点、保险支付一点、老年人自己掏一点;二是针对养老产业培养跨专业的“全科护士”,提升护理的专业化水平,特别是为基层养老院培养综合护理人才,降低基层养老机构运营成本;三是发展“身联网”,让生命传感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提高老百姓的精准健康管理水平和居家养老的护理服务水平;四是把“智能家居”列入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养老产业特别是居家养老实现从“看护型”向“服务型”和“智护型”转变。
(据《福建日报》3月9日第2版)
大力发展各种AI智能体和高端制造中试平台人工智能。一年来福建推动电子信息、纺织鞋帽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打通了产业链,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希望福建多聚集人工智能应用层面的创新,联合高校大力发展各种AI智能体和高端制造中试平台,为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据《福建发布》)
焦念志(全国政协委员):为发挥海洋调节气候功能贡献中国力量。
海洋碳库约为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海洋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的海洋已经吸收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如果再进一步吸收可能会面临风险。这正是我们发起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初衷。
科学家要先把过程、机制搞清楚,建立理论、方法、技术,并且形成标准,特别是国际标准。我们建立国际标准首先要考虑我们的国情,同时要遵循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
去年我们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的一个平台,这是实实在在的话语权。期待把中国方案推向世界,引领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据《中国能源报》3月10日第3版)
我们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中国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一个是参加国家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另一个是我们通过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地发声来提升我们国家的话语权。希望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能够从我们省里走出去、走向世界。
(据《福建发布》)
▉延伸阅读
付贤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福州大学校长;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十届中共福建省委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军队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等。主要研究领域:光催化、新能源材料、环保技术等。2022年5月受聘为省政府参事。
陈国鹰,历任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国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州理工学院董事长;致公党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优秀企业家、省优秀企业家、福建软件杰出人才等。主要研究领域:数字经济、大健康产业、教育等。2022年5月受聘为省政府参事。
焦念志,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省科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会副主委、民盟中央常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曾获省劳动模范、省杰出科技人才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主要研究领域:海洋、环境、生态等。2022年5月受聘为省政府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