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創新組建“就業輕騎兵”隊伍,與大型招聘協同發力、優勢互補,助力穩崗促就業——
崗位到門口 溫暖抵人心
“我們公司目前急需一批技術工人,這次來山西招聘,就是希望能找到合適的人才,解決企業的用工難題。”2月7日至12日,漳州市“就業輕騎兵”隊伍跨越千里,奔赴山西襄汾、臨汾、運城三地開展招聘活動,為前來諮詢的求職者答疑解惑,並根據他們的條件和意向推薦合適的崗位。
“我們不僅要把崗位送到求職者家門口,更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務,讓他們感受到漳州的溫暖和誠意。”薌城區就業中心負責人表示,此次“就業輕騎兵”跨省勞務協作,為兩地架通了就業橋梁。
連日來,多支“就業輕騎兵”隊伍還穿梭在漳州市的街頭巷尾,通過一系列專場招聘把好崗位送到求職者的面前。“就業輕騎兵”是漳州市人社局推動就業創業服務品牌建設的新舉措,通過市縣聯動組建17支隊伍,與大型招聘協同發力、優勢互補,為不同的求職群體提供量身定制的就業服務。
送崗到府,精準對接
“我們總結了過往的工作經驗,發現有部分求職者不方便去定時定點的招聘會,為疏通招求雙方的‘堵點’,就將服務關口前移,把招聘會開在居民家門口。”漳州市人社局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科科長陳惠敏介紹,“就業輕騎兵”隊伍的特點是靈活機動、精準高效,小分隊會化整為零,直接深入社區、校園和鄉鎮,摸排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需求,“有些求職者也不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我們就會一對一交流,幫他梳理總結出自己的求職需求”。
據了解,“就業輕騎兵”隊伍通過開展走訪調研、需求排查、精準推送服務信息,並結合現場招聘、網路招聘、就業指導等多種方式,在漳州市內及省外開展分行業、分領域的小型招聘活動,有針對性地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
1月18日,“就業輕騎兵”隊伍在漳州市高新區物聯網示範園舉辦了首場“農村集鎮裏的招聘會”。不僅活動現場熱鬧非凡,“輕騎兵”志願者還騎上電動車、帶上大喇叭走街串巷,傳遞最新的就業信息,群眾通過手機掃碼進入新上線的“漳州零工1580”平臺,即可實現“足不出戶、觸屏求職”。
日前,“就業輕騎兵”隊伍走進閩南師範大學,在學生宿舍門口辦起了“小而精 專而優”招聘活動,現場分為IT類、經管類、化學化工類、食品園林園藝類和人文社科類等5個專場,吸引了百餘家企業參與,共提供398個招聘職位。“現在忙著實習和畢業設計,很多招聘會都沒時間去,沒想到招聘攤位辦到了宿舍門口,正好可以看看。”應屆生陳同學表示,這樣的招聘服務方便又暖心。
多措並舉,服務為先
“您好,這是漳州市就業‘大禮包’,如果您和身邊的朋友有來漳就業創業意願,掃碼即可了解‘樂業漳州’相關政策,祝您旅途平安順利。”春運期間,漳州市人社部門在漳州高鐵站為廣大返鄉人員精心準備了漳州特色糕點、飲料、水果等暖心禮包,並附上《致返鄉務工人員的一封信》,利用“零工碼”“政策碼”“崗位碼”,助力返漳來漳務工人員輕鬆實現“掌上”擇業、“指尖”就業。活動累計服務返鄉人員2000余人次,登記返鄉人員求職信息近千條。
“今年孩子們不回家過年,我們老兩口就過去陪他們。正好借這個機會,讓孩子們了解一下家鄉現在的政策和崗位,希望節後孩子們能多一個選擇。”活動現場,一對赴外地陪伴在外務工孩子的夫婦告訴記者。
此外,漳州市人社局還通過開展“就業夜市”活動錯峰招聘,不僅為求職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參與機會,同時也為用人單位開闢了更多尋找人才的平臺。
“我剛才和一家電商達成了平面設計兼職的意向,按單結算。”在“就業夜市”上,飯後散步的朱女士“意外”收穫了一份工作,“平時家裏有老人要照顧,這份時間靈活的工作很適合我。”
為確保“就業夜市”活動的吸引力,漳州市人社局精心挑選了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夜間經濟活躍的繁華街區作為活動地點,如漳州古城、萬達商場等。通過將夜間招聘、夜間遊覽和夜間文化活動巧妙結合,有效吸引了大量市民的關注,進一步擴大了招聘活動的影響力。
“春節後復工復産期市場用工缺口大,勞動者求職機會多。我們搶抓窗口,‘就業輕騎兵’隊伍和大型招聘會同時發力、優勢互補,助力企業穩崗擴崗,促進勞動者就業樂業。”漳州市人社局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漳州“就業輕騎兵”共舉辦了21場專場招聘會,875家企業參與,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914個,累計吸引近萬名求職者應聘,922人初步達成就業意向。(見習記者 張子言)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