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民生資訊

全省各地文博場館精心策劃賀歲展覽、非遺展演等活動400余項,充分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閩韻蛇年 非遺鬧春

2025-01-30 07:31
| | | |

  “媽媽,媽媽,剛才那個小姐姐説這個東西叫作tān chī,它很貪吃嗎?”乙巳蛇年第一天,福州西湖畔福建博物院13號廳,一名小女孩拉著媽媽的手,指著玻璃展櫃裏的一件S形文物不肯離開。

  “這個呀,叫pán chī,不是tān chī。”媽媽一邊查手機,一邊認真地教著小女孩,“蟠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蛇向龍過渡時期的産物。我們古代的福建人是非常崇拜蛇的,認為蛇雖然身形細長但爬行迅捷、潛伏遁形,還能蛻皮‘重生’、多産多子,是自然界中極具生命智慧和進化魅力的生物。”

  龍騰四海辭舊歲,蛇舞九天迎新春。蛇年春節,福建博物院攜手省內外多家文博機構,精選蛇文化相關文物珍品,推出“靈蛇獻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聯展”。漢錯銀蟠螭銅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用來繫腰帶的掛鉤,類似于現在的皮帶扣;宋石雕人首蛇身俑,其人面像是一個頭戴高冠、兩鬢垂發的老者,身子中段是一座飾圓孔小山,尾巴刻蛇鱗狀紋飾,盡顯神秘與瑰麗;還有戰國蟠螭紋銅鏡、元夔龍紋雙耳銅扁壺、明德化窯印花雙螭耳三足爐、清雕白玉雙螭首耳杯……一件件珍貴文物,不僅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更在傳統與現代交織中散發出獨特魅力,如蛇般蛻變,寓意著蛇年的豐盈與順遂。

博物館裏傳承文化

  福建人與蛇的緣分可追溯到新石器中晚期。在位於閩侯縣甘蔗鎮的福建曇石山博物館,展廳裏一組組排列有序的陶器,有一種明顯的共性。它們普遍飾有回形紋、三角紋、曲折紋、方格紋、菱形紋等紋飾圖案,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蛇身上的花紋,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美好的象徵寓意。

  “我是福建人,福建的先民把蛇當作保護神,供奉‘蛇圖騰’以求平安,所以2025乙巳蛇年對我而言,顯得格外親切。”福州市民鄭勝章告訴記者,蛇文化在福建的傳承與發展,蘊含著祖祖輩輩福建人與自然共處的智慧與對美好生活的永恒嚮往。

  春節期間,全省各地文博場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精心策劃各具特色的賀歲展覽、熱鬧非凡的非遺展演、五彩繽紛的新春燈會以及內容豐富的直播互動等活動400余項,充分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辦“一白獨秀 瓷韻同源——閩臺陶瓷藝術精品展”,精選閩臺藝術家的陶瓷作品,展現陶瓷藝術的別樣風情;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舉辦“龍與百合花的相遇——康熙時期的中法宮廷交流”特展,通過展出故宮院藏文物,釋放中法文化交流蘊含的魅力;福建民俗博物館聯合省外多家博物館舉辦“帶礪河山——四川龍州土司文物精品展”,帶領觀眾走進龍州土司的歲月深處;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策劃“布裏生花——濱州泉州藍印花布聯展”,彰顯閩魯兩地悠長的藍印花布歷史;寧德市博物館舉辦“金蛇舞動——寧德地名由來展”,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寧德各地地名由來;三明市博物館舉辦“華彩滿庭——冀南門簾畫展”專題展,通過門窗畫反映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省是著名革命老區,春節期間,全省各地革命主題博物館、紀念館推出眾多精品展覽。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舉辦“軍魂永鑄——紀念古田會議召開95週年主題展”,展現黨領導人民軍隊在鬥爭中不斷探索,以及古田會議的重要里程碑作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舉辦“旌旗獵獵揚軍威——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歷史陳列展”,介紹紅四軍歷經硝煙戰火取得勝利的光輝歷程;連城縣新泉整訓紀念館策劃“永遠的懷念——紀念十七位閩西籍開國將軍、部級領導誕辰百年聯展”,展出17位老將軍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珍貴歷史圖片。

展覽戲曲精彩紛呈

  賞福建工筆畫精品,揚閩派工筆畫文脈。與福建博物院一墻之隔的福建省美術館,展出省美術家協會工筆畫藝委會44位委員的近百件精品力作,給廣大美術愛好者帶來蛇年新春的第一場藝術盛宴。

  我省工筆畫的發展源遠流長,其歷史可追溯至宋代。多姿的人文景觀和自然山水,造就了福建工筆畫獨特的藝術魅力。由省文旅廳、省文聯指導,省美術家協會、省美術館主辦的“閩韻宏深——2025年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工筆畫藝委會委員作品展”,題材涵蓋花鳥、人物、山水及社會生活等多個領域,作品色彩絢麗、形象生動、筆觸細膩、意境悠遠,不僅展現了工筆畫的傳統技藝和福建特色,也體現了藝術家在現代語境中的創新實踐,為新春的喜慶與祥和增光添彩。

  為慶祝首個“世界非遺中國年”,我省還推出216場非遺主題活動,分設“趕個年味集”“古城過大年”“點亮中國燈”“年畫進萬家”“非遺館裏過大年”等多個板塊,深入基層,直達一線,為海內外遊客和市民群眾打造一個接地氣、聚人氣、迎福氣的非遺新年。

  我省是戲曲大省,現有23個活態地方戲曲劇種。新年第一天,怎少得了戲韻悠揚?

  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風雨廊,初一上午10點剛過,傳統閩劇代表性劇目《貽順哥燭蒂》獨具“蝦油味”的唱腔,吸引了裏三層外三層的市民和遊客駐足欣賞;在福建省民俗博物館,由福建京劇院帶來的《鬧天宮·偷桃》《曉春學子》《鍘美案》等經典片段,引得現場喝彩聲不斷。福建京劇院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孫勁梅壓軸演唱京劇戲歌《林徽因》,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據悉,初二至初七,省歌舞劇院連續6天在福州西湖公園晨曦廣場水上舞臺開展《福秀·水上雅集》新春特別演出。以“福”為基調,一路山海一路歌,美景相陪,“福秀”相伴,為廣大市民和遊客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記者 郭斌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