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居住地申辦低保便利困難群眾
武平縣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著大量的外來人口。去年,武平縣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首創“居住地申辦低保”救助模式,明確非本地戶籍困難群眾只要在武平縣轄區範圍內居住一年以上,並出具戶籍地的縣級或鄉鎮民政部門開具未享受社會救助政策的證明,即可以向經常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低保申請。
“去年我的丈夫去世了,家裏有三個孩子在上學,還有兩個80多歲的老人家需要贍養,我一個人根本沒辦法負擔家庭開支。”大禾鎮大禾村村民安華清家庭遭遇變故,一籌莫展。考慮到她雖然嫁到武平已十幾年,但戶籍仍在江西,傳統上申請低保需回戶籍地辦理,這無疑會給安華清帶來極大的不便。為此,鎮村民政辦工作人員主動向她宣傳了新政策——在居住地也可申請低保,極大地簡化了申請流程,減輕了她的負擔。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安華清順利提交了低保申請,並成功獲批。
“居住地申辦低保”救助模式有效解決了以往“多地跑、來回跑”的難題,實現了外來困難群眾異地申請救助的“網上辦、協同辦”,讓外來困難群眾同等、便捷、高效地享受了社會救助保障政策。武平縣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為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縣民政部門還不斷優化社會救助體系,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數據共用和協同合作,實現“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對於非本地戶籍的低保對象,也能在居住地享受到醫療、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救助。
據了解,“居住地申辦低保”政策推行以來,武平縣共有125名非本地戶籍對象提交救助申請,有42人通過審批享受了低保救助政策、56人享受生活困難臨時救助政策,涉及江西、廣東、湖南、四川等在武平縣生活人員。(記者 羅小春 通訊員 謝思棋)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