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寬敞、更舒適、更安全、更節能
福州地鐵濱海快線首列車亮相
車廂更寬敞,設置了橫縱座椅和大行李架。
濱海快線首列車外觀
9日,備受矚目的福州地鐵濱海快線建設傳來喜訊,首列濱海快線列車在福州地鐵文嶺車輛段接車。
濱海快線列車以“微笑福州 山海和福”為設計主題,列車兩側上揚的黑色弧線窗帶內嵌起伏的“碧海藍天”,將綿延的山巒與海浪波濤混合其中,描繪列車飛馳之態,不僅展現了車輛速度感,也融合了福州“三山一水”的地貌特徵。車輛內飾大方、簡潔、通透、明亮,以白色為主,與外觀相呼應,採用了比6號線列車更寬的“藍天白雲”中頂照明。
福州濱海快線列車首次採用車身尺寸更大的市域A型車,全列四輛編組車長95.8米,車體最大寬度3.09米、最大高度3.54米,單節車基本車長22米。“福州地鐵1、2、4、5、6號線用的都是地鐵B型車,其車體最大寬度2.87米、最大高度3.47米,單節車基本車長19米,濱海快線的列車更大、更寬,單節車廂也更長。”福州地鐵有關負責人説。
濱海快線是福建省首條市域線路,連通福州火車站和機場,兼具城軌地鐵大客流和城際鐵路大站間距的特點。“為了在保證載客量的同時,為長途乘客提供舒適的乘坐環境,我們結合國內前沿技術,在乘客體驗、綜合檢測、行駛安全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優化。”中車唐山公司技術負責人王洋介紹説,目前濱海快線列車是國內技術領先的市域動車組車輛。首次採用橫縱綜合的客室座椅排布方式,全列四節車廂共計196個座席,客流高峰時最大載客量約1084人。首次在城軌列車上增加密封性要求,防止高速運作列車在出入隧道時産生較大的空氣壓力波動,傳到客室內部對乘客體感造成影響。與福州地鐵其他車輛相比,濱海快線列車在安全性能上也進行了加強。
此外,通過優化車體結構和採用酚醛複合地板新型材料等方式,濱海快線整列車減輕了近11噸,這將大大減少車輛能耗,每列車在全生命週期(30年)預計能節省用電約356萬千瓦時。
濱海快線起于福州火車站,經福州主城區、濱海新城、長樂國際機場,終至臨空經濟區,是福州“東進南下、沿江向海”戰略發展的快速軌道交通走廊。線路總長62.4km,設計時速140km,設站15座(遠期預留2座)。該線聯繫福州主副雙城,是省內第一條實現公交化運營的城際鐵路,可實現福州主城至濱海新城30分鐘通達、火車站至長樂機場40分鐘通達,助力實現閩東北協同發展區中心城區1小時交通圈。整條線路預計2025年底前開通初期運營。(記者 張穎 通訊員 陳鶴 文/圖)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