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民生資訊

世界哮喘日:醫學專家帶你了解哮喘

2024-05-08 10:33
| | | |

  據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 5月7日是世界哮喘日。記者採訪了多位醫學專家,為科學認識和防治哮喘“支招”。

不典型的症狀也可能是哮喘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喘息、氣短,伴或不伴胸悶或咳嗽等症狀的常見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同時伴有氣道高反應性和可變的氣流受限。

  北京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葉寰説,哮喘發作往往比較突然,部分患者可聽到喘息的哮鳴聲,有時伴有鼻部和眼部的症狀,如打噴嚏、流涕、鼻塞、眼癢、流淚等,由於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等症狀存在相似之處,確診時需要綜合病史、影像學檢查、肺功能測試等進行診斷。

  “有的患者症狀不典型,僅表現為反覆咳嗽、胸悶或其他呼吸道症狀,出現上述症狀時,需警惕哮喘發作。”青海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齊亞麗説,當出現嚴重喘息、端坐呼吸、意識模糊或煩躁、口唇青紫等情況時,意味著病情緊急,務必急診就醫。

  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哮喘學組副組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旻説,控制不佳的中重度哮喘患者往往面臨更頻繁的急性發作和顯著的肺功能下降,到換季或溫差變化時容易感到胸悶氣短,日常活動也極大受到限制。

防治哮喘要注意長期規範用藥

  “儘管哮喘目前還無法根治,但追求總體控制的治療目標已成為業界共識。”張旻説,一方面要控制症狀,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生活,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降低哮喘未來發作的風險。對於2型哮喘患者,若長期使用傳統抗炎和平喘的藥物仍治療效果欠佳,也可採用生物製劑等有針對性的創新治療方案,從根源抑制2型炎症反應。

  葉寰説,目前通常使用吸入式的激素藥物來減輕和緩解氣道症狀,針對慢性氣道炎症的患者,沒有發病症狀時也要堅持規範使用如糖皮質激素類的控制性藥物。

  專家特別提示,哮喘是一種長期的慢性氣道炎症,症狀減輕並不意味著炎症完全消失,氣道炎症可能仍然會持續存在,需要患者堅持長期規範用藥,治療應具有連貫性,而不是只有症狀發作時才用藥。

  葉寰表示,哮喘患者一定要隨身攜帶速效支氣管舒張劑等急救藥物,並掌握正確使用方法,當出現喘息、氣急等症狀時,立即使用。如果使用急救藥物後仍不能緩解症狀,應繼續吸入支氣管舒張劑並立即就醫。

  張旻説,哮喘患者在日常護理中,要認識誘發哮喘的外部原因,進行針對性預防。建議患者注意飲食規律和穿衣保暖,儘量戒煙戒酒,保持居住環境整潔,避免與可能的過敏物質接觸,同時,與醫生及時溝通,定期做血常規、肺功能等檢測,通過針對性治療降低體內炎症水準。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