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數智未來的星辰大海
暮春時節,萬紫千紅。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如約而至,數智浪潮席捲榕城。此前,數字福建建設25週年專題研討會于4月28日召開,隨後多場關於數、智、算的論壇舉辦,探究從數字福建到數字中國建設的光譜流轉。
浪潮帶來熱潮。專家學者、企業大咖齊聚有福之州,深入淺出分享真知灼見;各論壇一座難求,四方湧來的觀眾把會場擠得滿滿噹噹,許多人站立聆聽,在大言炎炎中感受數字之光,經歷一場頭腦風暴。
浪潮與熱潮,體現了從上至下的緊迫感與責任感。面對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全球競爭的全新態勢以及技術自身的迭代突進,我們迫切需要找到方向和路徑,用數智轉型為高品質發展增加確定性,應對全球宏觀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一)
翻開2001年5月21日的《福建日報》,在一篇題為《此數字非彼數字》的文章中,作者暢想了未來的數字生活:回家路上,用手機發出指令;到家時,智慧電器已把飯菜燒好、熱水燒開、臟衣服洗凈烘乾。
彼時的天方夜譚,已成現實,而且走得更遠。
展館裏,服務機器人“靈犀”提供接待導覽服務,配送機器人“夸父”可以輕鬆搬運物料,陪伴機器狗“小力”能夠根據語音語義交互情感。場館外,數字化發展早已賦能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各領域。
數字治理精準高效。政務服務探索“高效辦成一件事”“數據最多采一次”,閩政通、e福州、i廈門等平臺上線,高頻服務事項多數全程網辦、異地可辦,實現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數字經濟活力涌動。千行百業加快轉型步伐,依託“智改數轉網聯”“上雲用數賦智”,發揮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為高品質發展加力蓄勢。
數字生活便民惠民。千家萬戶通過掃碼支付、刷臉出行、遠端教育、智慧養老、網際網路診療等數字化應用,深度領略多姿多彩的數字化生活,從衣食住行教保醫中體味何為可感可及。
(二)
數字建設不是“要不要”,而是“快與慢”“虛與實”的問題:誰起步早就能贏得先行優勢,誰做得實就能盡享時代紅利。
地處東南一隅的福建,為何能在呼嘯而來的數智浪潮中成為弄潮兒?窺一斑知全豹——兩個數字可見起步之早與推進之實。
第一個數字是“25”。
2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極具前瞻性和創造性地謀劃部署數字福建建設。在網際網路尚屬新鮮事物、手機和電腦遠未普及的年代,它開創了全國數字省域建設的先河。25年來,福建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把始於“點擊滑鼠”的數字暢想寫進現實,為全國大局作出貢獻。
第二個數字是“8”。
今年是數字中國戰略提出的第10個年頭,峰會自2018年至今舉辦8屆。習近平總書記兩致賀信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強調更好發揮信息化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牢記囑託,峰會充分釋放乘數效應,實現從政務信息化“栽盆景”,到産業數字化“育森林”,再到數據要素化“造生態”。
解碼範本,回溯歷程,數字中國已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這是實現資源優化、效率提升、智慧化發展的經驗,更是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方向。
(三)
縱觀人類文明史,從農業社會的刀耕火種到工業社會的聲光化電,歷史車輪每向前轉一圈都由變革推動。
當前,全球化發展前景和未來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正需要數智轉型變革增強我們抵禦突發風險的應變能力、對衝經濟下行壓力的逆襲能力和帶動高品質發展的引領能力。
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於未形。
這屆峰會集中發佈一批成果報告、典型案例,吹響數字中國建設“改革攻堅”的衝鋒號。福建更當按照要求部署打通難點堵點痛點,努力拓展經濟發展的韌性與迴旋空間。
核心技術倘若受制於人,就如同在別人的地基上建房子。應當加快推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圍繞重點領域開展攻關,從彎道超車、換道超車努力轉向開道領跑,將前沿技術爆發導向應用爆發、産業爆發。
人工智慧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重新定義科學研究範式、科技創新範式與全球競合範式。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上海考察時要求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慧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産生示範效應。福建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面對數智發展的新機遇,我們自當持續深化數字福建建設,大力推進“人工智慧+”行動,推動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登峰逐浪,遐思無限。數字峰會展館持續開放到“五一”假期結束,可以預見,這一波由峰會引發的科技熱、數智浪,必將吸引廣大年輕的群體、年輕的心。未來的事業與未來的力量雙向奔赴、美好相遇,我們一定能夠幹好“年輕的事業”和“年輕人的事業”,再造數字福建新優勢,為數字中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為人類數字文明開闢新的可能。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敢拼會贏的福建,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閔平)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