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領導赴福州莆田調研“三農”工作
近日,省委副書記羅東川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赴福州、莆田調研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工作要求,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步伐,深入推進我省“千村示範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工程,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貢獻“三農”力量。
羅東川先後來到福清市上逕鎮上逕村,仙遊縣度尾鎮度峰村和帽山村、菜溪鄉象星村,涵江區萩蘆鎮林美村、江口鎮大東村,深入農田果園,與在當地開展土壤改良服務的福建農林大學廖紅教授科研團隊及種糧大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負責人、基層幹部群眾親切交談,詳細了解農技研發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智慧農業發展、農文旅融合等情況,並採取“四不兩直”方式直插一線察看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品質“回頭看”和專項整治行動落實情況,現場協調解決具體問題。
羅東川指出,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要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工程品質監管,完善建後管護機制,將有限的耕地優先用於基本農作物生産,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根基。立足獨特資源稟賦,充分發揮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團隊作用,總結推廣校地合作等經驗做法,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做好“土特産”文章,努力推出更多“福”字號優質農食産品,進一步延伸産業鏈價值鏈,提升農産品附加值、知名度和競爭力,發展壯大縣域富民産業,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支援更多青年人才返鄉從事農作物耕種收及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社會化服務,積極構建全鏈條服務網路,加快農業機械化、智慧化、現代化步伐,更好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務實管用推動村莊規劃,統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因地制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記者 劉必然)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