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百到近萬元不等
號稱能護眼防近視的“大路燈”值得買嗎?
近期,“落地護眼燈”受到家長群體的追捧,因其形狀酷似街邊的路燈,也被稱作“大路燈”。記者走訪發現,大路燈的價格從幾百元到近萬元不等,還有一些大路燈號稱其“能護眼”“防近視”。大路燈是否真的能防近視?如何從改造燈光的角度幫助孩子防控近視?防控近視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看似“高大上” 實為通用燈具
大路燈普遍具有以下特徵:“個頭大”,高度通常在兩米左右,重量一般在20千克左右;照明範圍廣,光線可以覆蓋書桌和周圍地面;價格普遍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高達八九千元,價格遠遠高於普通檯燈。
記者發現,在宣傳上,這類産品普遍稱對孩子眼睛有好處、能防控近視。“光多照1米,分多漲10分”“開學逆襲985”……一些産品宣傳其有利於孩子學習,令家長們心動不已;“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67%”“孩子在用的普通檯燈可能傷害他們的眼睛”……部分商家則販賣“近視焦慮”,讓家長們對普通檯燈充滿“懷疑”。
有的家長受誤導認為只要買貴的燈就可以防控近視。廣州消費者林女士表示,大路燈的宣傳廣告讓人感覺很“高級”,孩子每天晚上在家都要看書學習幾個小時,為了孩子的視力,多花點錢也值得。
大路燈究竟是什麼燈?廣東省中山市品質計量監督檢測所燈具室主任黃駿表示,大路燈其實就是可移式通用燈具,屬於我國強制性CCC認證産品範疇,其安全、電磁相容項目須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
與傳統的桌面檯燈不同,大路燈採用上下雙光源設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與青少年近視防控科主治醫師許吉萍表示,大路燈有一個直接照向書桌的光源,同時還將光線照向天花板,相當於把檯燈和頂燈合成了一個燈,讓室內閱讀環境整體變亮。
大路燈的三大焦點問題
問題一:大路燈可以防控近視嗎?
許吉萍表示,目前尚無直接的臨床證據證明大路燈對近視防控有顯著效果,而且室內燈光只是近視防控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根據《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近視的影響因素包括遺傳因素以及環境因素,後者涵蓋近距離用眼、戶外活動、讀寫習慣、採光照明等。
此外,有的大路燈還涉嫌違規進行醫療效果宣傳。專家表示,燈具不屬於醫療器械,産品具有醫療效果的宣傳不可信,所謂的“黑科技”“療效”難以驗證。
問題二:買大路燈越貴越好嗎?
談及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價格問題,雷士照明品質與售後總監黃敏德介紹道,雖然燈的照明亮度和使用壽命與價格存在一定關聯,但並非絕對的因果關係。價格並非衡量燈具品質的唯一標準,消費者不能單純以價格高低來判斷燈具的好壞。
問題三:大路燈一定優於普通檯燈嗎?
至於光線和近視之間的關聯,目前,一項針對1840名學生進行的隨機對照研究發現,在教室燈光為模擬太陽光光譜環境下學習的學生,三年後近視發生率較少,這説明模擬太陽光光譜的燈具對防控近視有一定幫助。許吉萍表示,部分廠家的大路燈也模擬了戶外光的光譜特性,但實際效果因廠家而異,而且其他護眼檯燈和頂燈也能達到類似效果。
受訪專家指出,無論購買大路燈還是普通讀寫檯燈,都有幾個關鍵考量維度。黃敏德表示,家長務必留意産品是否明確標注執行國家標準GB/T9473—2022《讀寫作業檯燈性能要求》。在燈具的性能參數方面,要特別關注燈具的光譜特性,儘量選擇光譜特性接近太陽光的燈具。
還有幾項重要參數不容忽視。“為孩子購買的燈具,桌面照度應達到500勒克斯(lux)以上,顯色指數需達到95以上。此外,産品還需滿足防眩光、低藍光、無可視頻閃等要求,全方位為孩子營造舒適、健康的讀寫照明環境。”黃敏德説。
近視防控不能只靠燈
專家建議,要客觀理性地看待燈具和近視防控之間的關係,全方位、多維度進行近視防控。
購買了合適的燈具是否意味著防控近視一勞永逸?對此專家認為並非如此。許吉萍表示,兒童近視防控並非只受光線這一單一元素的影響,個人學習生活環境、用眼習慣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於視力健康。
從近視防控醫學來説,最主要的防控因素其實是“一增一減”。許吉萍介紹,“一增”是增加戶外活動,建議每天累計接觸自然光的時間達到兩小時以上,每次15分鐘以上。除了環境燈光改造,還需要做更多的“增量”,如多進行戶外活動、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等。
“一減”是減少孩子近距離用眼。專家表示,近距離用眼不僅僅是看電子設備,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不看手機就不會近視,其實兒童在看書、寫字、畫畫、彈鋼琴、下棋甚至玩積木時都可能會近距離用眼。總的來説,近距離用眼的時間要儘量少,用眼距離要儘量遠。
據新華社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