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天一信局:海絲路上的傳奇“郵差”

2024-04-12 08:44
| | | |

天一總局舊址 林梓健 攝

宛南樓大門 蕭鎮平 攝

“天一總局”匾額 蕭鎮平 攝

天一批館郵路圖(資料圖片)

  九龍江畔,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流傳村,一個兼具南洋建築與閩南建築特徵的建築群正如火如荼地修繕中,建築群本體將被打造成“中華僑批博物館”。這裡正是中國最早的民間國際郵局——天一信局的總局舊址。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通信不發達的古代,中國人素有鴻雁傳書的傳統。

  漳州地處福建東南沿海,明清時期,漳州月港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當時許多閩南人前往東南亞謀生,他們與國內的銀信大都通過專門替僑民捎帶錢款信件賺取佣金的“水客”完成。

  清光緒六年(1880年),“水客”出身的漳州角美人郭有品首開先河,將這項專門替僑民捎帶錢款信件的活兒制度化、企業化,創辦天一批館(後改名“天一信局”),承辦閩南與南洋之間的銀信傳遞業務,這一民間國際郵局比官辦的“大清郵政”還早了16年。業務最繁盛的時候,在東南亞各城市設立了26個分局。100多年過去了,天一信局早已關閉不存,消失在滾滾的歷史車輪中,但其總部天一總局建築群仍屹立在九龍江畔,仿佛述説著昔日芳華。

風雨百年

民間國際郵局大樓歷滄桑

  角美流傳村位於九龍江出海口北岸,南岸就是著名的月港所在地龍海海澄鎮。

  這個靜謐的小村莊,水陸交通便捷,村內河道交錯縱橫可通九龍江。穿過狹長的村道,一幢中西合璧、四合二層的建築映入眼簾,這就是天一總局建築群,門口立著一塊“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

  精美的浮雕、高大的廊柱,大門頂上的“天一總局”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如果不是親眼看見,很難想像,在閩南的一個普通小村莊裏,竟然坐落著清末民初聞名海內外的僑批業巨擘——天一信局的總部舊址。

  “總部大樓主要由北樓、宛南樓、陶園等組成,總建築面積4495平方米。”漳州臺商投資區社會事業管理局局長、原文保中心主任李文勇説,舊址巧妙結合了南洋建築與閩南建築特色,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結構優雅大方。

  據介紹,宛南樓始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坐南朝北,建築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為傳統紅磚大厝,後半部分為二層西洋式建築。二樓正門上方有醒目的“宛南”二字。

  “宛南樓是早期辦公、居住合一的地方。”李文勇説,“隨著業務的擴大、財富的積累,經購地擴建,1921年又建成北樓和陶園。”

  陶園原佔地3000多平方米,由一座二層西洋式建築和一座花園組成,建有亭臺、樓榭、假山、猴洞、魚池、花圃、石砌小道等,在當時的閩南農村,絕對是獨樹一幟。

  北樓是天一總局的標誌性建築,匾額由福州侯官謝叔元題寫,謝叔元為光緒十九年(1893年)舉人。北樓是一座南洋風格的建築,建築外墻裝飾有安琪兒、和平鴿、羅馬柱、騎車郵差、荷花、菊花、蘭花等,將西洋人物雕像和中式花草圖案完美交融在一起。當時北樓內部設有郵政經營、銀錢匯兌、內部辦公、顧客接待等區域,是總部辦公大樓,宛南樓則為居住區。

  “天一總局舊址,建築規模宏大,閩南傳統民居與南洋式建築交融,紅磚與白灰、灰塑、彩繪搭配,中國傳統文化與南洋意識味濃厚,可算是當時的國際郵局大樓。”漳州市文史專家張長水説。

遠赴南洋

郭有品創辦最早民間郵局

  向海而生,因海而興。

  作為東南沿海城市的漳州,自古以來,先民們就有向大海討生活的習慣,漂洋過海到南洋討生活是許多窮苦人謀生的重要手段。

  天一信局的創辦者郭有品,就是其中一位。

  明清時期,許多閩南人通過海外貿易移居東南亞謀生,用閩南話講為“過番”,到了19世紀中葉,“過番”的風氣不減反增。當時,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清王朝的大門,貧苦農民為了生計,踏上了遠赴異國他鄉的漫漫征途,下南洋漸成潮流。位於月港對岸的角美就有許多村民漂洋過海,到南洋討生活。

  “過番”的人安頓後,總要和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寄個信、報個平安,或將賺到的錢寄一些回家。慢慢地,就有一些人專門從事銀信往來,便衍生了一個全新的行業“水客”。

  “1869年,年僅17歲的郭有品在‘客頭’帶領下,漂洋過海前往呂宋(今菲律賓馬尼拉)成為一名‘水客’。”郭有品第五代嫡孫、僑批研究學者郭伯齡説,閩南人稱信件為“批”,來往于海外的銀信合一的華僑信件則為“僑批”,而“水客”就是“送批人”。

  成為一名“水客”後,處在異國他鄉,郭有品秉承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十分努力,不怕吃苦,因辦事精細及時、誠實可靠,逐漸從一名“水客”成為大家信賴的“客頭”。

  經過10多年發展,郭有品的業務越做越大,原先散松形式的“水客”形式已遠遠滿足不了業務的需求。清光緒六年(1880年),郭有品回到故鄉角美流傳村創辦天一批館,主要經營呂宋與閩南之間的華僑銀信匯寄業務,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最早的民間國際郵局。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改稱天一信局,並擴大為四個局,流傳村為總局,廈門、安海、呂宋為分局。

  “‘天一’二字,源於易經中‘天生一,一生水,水生萬物’,即‘天人之際,合而為一’之意。”郭伯齡説,郭有品用這二字作為信局的徽志,寓意“天下一家”。

制度規範

建立近代郵政管理模式

  在那個兵荒馬亂、信息不發達的年代,海外移民能將信件、現金白銀交由民營的郵局傳遞,靠的正是天一信局的信譽。

  “天一信局以其嚴格管理、規範操作以及週到的服務在東南亞華僑中信譽度極高。”郭伯齡説,從現代眼光而言,天一信局堪稱是閩南最早的近代形式的跨國企業集團。

  在漳州及南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天一信局老闆郭有品在一次運送批款時,輪船遭遇颱風沉沒,押送的銀元全部沉入大海。脫險後,郭有品返回家鄉變賣財産,將華僑所託付的款項一一兌付,由此樹立了郭有品天一信局的誠信品牌。“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天一信局的口碑不脛而走。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郭有品染疾病逝,享年48歲。郭有品去世後,其年僅17歲的長子郭用中接管了天一信局。

  郭用中子承父志,與弟弟郭和中、郭誠中共同精心經營,經過幾年發展,業務銳增,盈利甚豐,分局也逐年增設,業務最繁盛的時候,天一信局在呂宋、井裏汶、泗水、巨港、萬隆、新加坡、吉隆坡、馬六甲、檳城、暹羅、仰光等城市設立了26個分局,經營範圍遍佈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8個國家,並在廈門、香港、上海、漳州等地設立9個分局。天一信局以“信譽第一、便民為上”的服務成為當時閩南眾多僑批局中的佼佼者。

  據《廈門海關十年(1892—1901)報告》記載,1889年至1901年,廈門海關共收郵件108570件,匯票93442美元,近一半的郵件是通過天一總局投遞的。天一信局每個分局的僑匯總額月均數萬元大銀之多,鼎盛時,天一信局的年僑匯額達千萬元大銀,將近閩南地區僑匯的三分之二。

  走進漳州古城芳華里的南風僑批館,漳州市政協文史委員林南中正在收拾整理僑批。現年58歲的林南中收藏研究僑批已有20多年,是我省研究僑批的知名學者。“收藏了近千件僑批,其中不乏經由天一信局傳遞的。”林南中説,“品讀不同時期、各具特色的天一字號僑批及國內外不同分局戳記的批封,可感受到百年華僑的南洋奮鬥史。”

  天一信局雖為民間郵局,卻有著十分嚴格的投遞行為規範。林南中拿起一封僑批説:“這是一件菲律賓華僑潘新哲寄往潘厝社棲柵角(今臺商投資區角美鎮)的僑批,蓋有兩方告示戳記,其中一方告示戳為:‘郭有品天一匯兌銀信總局,兼理郵政,分局要信,逐日發付,設法異常,專分大銀,無取酒資,無甲小銀,住龍溪廿八都流傳社。’”

  林南中進一步解釋道,天一信局在僑批的收遞過程中,專門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分局要信,逐日發付”,表明天一信局十分注重時效,收信時,信局還要在信封上寫上編號、設簿登記,同時發給寄批者“票根”,以備查詢。在僑批上加蓋“無取酒資,無甲小銀”信用戳,説明當時存在郵差索要小費的現象,天一信局加蓋信戳告示,其用意正是在於規範郵差的投遞行為,樹立天一的企業信用文化。

  在長達半世紀的經營中,天一信局探索近代郵政業管理模式,慢慢形成“一盤收攬、二盤承轉、三盤分發”的一條龍銀信傳遞服務。郭伯齡解釋説,國外天一僑批局負責收僑批為“一盤收攬”,國內廈門天一局(通商口岸)負責承接並轉送內地天一局為“二盤承轉”,內地天一局派送僑批到轄地僑眷家中為“三盤分發”。

  天一信局成立的重要歷史意義在於它完成了銀信傳送從“水客”走單幫的初級、原始形式,向專業化和國際化連鎖經營的轉換,並建立起一整套批銀攬收、承轉交接、委託分解以及資金調撥的運作機制,為後來的僑批局交接委託互為成網經營奠定了基本模式。

歷時最長

見證近代海絲之路交往史

  1922年,郭有品的次子郭和中在廈門創辦“天南號”,還以廈門為總局註冊“天一匯兌銀信局”,設香港、上海、泉州、安海、馬鑾、流傳為分局,後募集股東籌建銀行未果,天一信局于1928年春節前的1月18日宣佈歇業。

  關於天一信局的歇業,郭伯齡認為,上世紀20年代,東南亞一帶通貨膨脹,致使僑商經濟收入嚴重受挫,歇業回國的華僑日益增多。僑匯不如往昔,天一信局的利潤銳減。廈門天一局籌建銀行未果引發的閩南金融風潮,不僅是同業激烈競爭出現的必然結果,更重要的應該是當局的擠壓。

  “天一信局是中國僑批業的代表,在中國民間郵局中規模最大、分佈最廣、歷時最長。其從創辦至謝幕,40餘年間,不僅奠定了中國郵政的基本經營模式,也見證了中國近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往史。”張長水説,“天一總局建築群是漳州海絲文化的重要遺存,對研究中國華僑史、郵政金融史、建築史都有著重要意義。”

  為了對天一總局進行再保護、再利用,更加清晰地還原其昔日輝煌,漳州市臺商投資區于2021年開啟對天一總局的修繕工作。修繕工作完成後,天一總局本體部分將成為僑批博物館,同時結合天一總局周邊環境整治,將流傳村打造成以誠信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閩南特色水鄉僑村。

  自明朝起,流傳村鄉親就不斷地下南洋奮鬥創業,時至民國時期,全村幾乎戶戶都有華僑關係。流傳村在海外的人數現有4000多人,分佈在11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赤子在異國勤奮打拼,事業有成後紛紛回鄉投身振興閭社的公益事業。在華僑的支援下,如今流傳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極大改善,還在九龍江旁建設“流傳公園”,內設燈光籃球場、乒乓球館、健身跳舞場、龍舟棚等,水網縱橫、風光秀麗的閩南水鄉風情畫卷正徐徐展開。

 

聽海

跨越山海 天下一家

  天一信局,是有記載的中國最早創辦的民間國際郵局,它經辦的一件件僑批(華僑信件與匯款的合稱),見證了華僑艱難創業的歷史;它的發展壯大,更見證了中國僑批傳遞從“水客”零星經辦,到有組織、上規模、制度化的發展史。

  作為中國僑批業的代表,天一信局在中國民間郵局中規模最大、分佈最廣、歷時最長。其從創辦至謝幕,40餘年間,不僅奠定了中國郵政的基本經營模式,也見證了中國近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往史。這是學者對天一信局歷史地位的高度摡括。

  九龍江畔,至今巍然屹立的天一總局建築群,已被列為全國文保單位,宛南樓、北樓、陶園……近4500平方米的老建築,雖然盡染滄桑,卻無聲訴説著中國百年郵政的年少風華,訴説著海上絲綢之路“郵遞員”的艱苦奉獻,訴説著中國近現代歷史嬗變中一個閩南僑村的滄桑歲月。

  閩南傳統民居與東南亞建築風格的完美融合,折射出天一信局主人畢生在東南亞與閩南之間穿越奔赴的經歷和審美品位。

  海外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地設26個分局;國內廈門、泉州、上海等地設立9個分局,這樣的經營版圖,見證天一信局業務輻射地域之廣、規模之大、影響之巨。

  至今,那些印有天一信局郵戳的僑批,仍是福建華僑史、中國郵政史、海絲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註定陸上發展空間受限。但福建面海向海,擁有連接海外的天然優勢。明清以來,一批又一批福建人,為了生存和發展,遠離家園故土,奔赴東南亞等地拓荒創業,積攢財富後回報桑梓,造福家園。

  從東南亞到閩南,隔著波濤洶湧的南海和颱風頻頻襲擾的台灣海峽,華僑回鄉難,僑批是寄託鄉愁的主要方式。但僑批得有中間人來送達,早期的“水客”便滿足了這種需求,但“水客”畢竟太過零星分散,上規模規範化的專業郵局便應運而生。在交通極不方便的年代,這些民間郵局的出現,對華僑與家人溝通感情和信息,及時兌現銀款,無疑起到積極的作用。

  傳郵萬里,不以山海為遠。誠信無價,天下皆是一家。

  向海弄潮的福建人,自古就有敢為天下先的傳統。天一信局的創立,比大清國家郵局還早16年,便是福建人打破常規創業爭先的又一例證。

  閩海泱泱,潮連世界。一代代福建人,乘潮遠航,逐夢五洲。頻繁的海外交通交往和經貿往來,為福建的發展帶來了一次次歷史性的契機,塑造了閩人胸懷世界、敢拼會贏的性格氣質。下南洋催生了獨具特色的福建僑批,數量巨大的僑批又催生了天一信局這樣影響深遠的民間郵局,帶動信件、銀款的頻繁往來,據《廈門海關十年(1892—1901)報告》記載,1889年至1901年,廈門海關共收郵件108570件,匯票93442美元,近一半的郵件是通過天一總局投遞的。每個分局的僑匯總額月均數萬元大銀之多。鼎盛時,天一總局的年僑匯額達千萬元大銀,將近閩南地區僑匯的三分之二。源源不斷的僑匯,促進了閩南僑鄉基礎設施、衛生、教育的發展進鄉,站在歷史的角度視之,天一信局扮演了功勞不小的角色。

  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是福建千年發展的歷史邏輯和地理位置決定的必然選擇。古代,向海發展,帶來了刺桐港、月港的繁榮,使以德化中國白為代表的福建陶瓷暢銷世界;近現代,閩人踏浪前行,遷徙足跡遍及五大洲,形成1580萬的海外閩籍華僑華人群體,成為助力祖籍地發展的重要力量;當代,海內外福建人雙向奔赴,良性互推,為福建高品質發展再立新功,展示新的形象。

  當前,在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歷史機遇中,我們應深植海洋意識,突出臨海優勢,在全球一體化縱深推進中構建高品質發展的戰略高地,擦亮新時代的福建名片。(劉益清)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