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思明區召開2024年度經濟貢獻獎表揚大會,發佈升級版助企政策禮包
政企同心謀發展 攜手共進創輝煌
2024年度思明區經濟貢獻獎表揚大會現場
大會上,思明區金服集團負責人發佈並解讀思明區“益企暢融”金融“工具包”。
企業是高品質發展的主力軍,政策是賦能企業的強引擎。4月17日,“向陽而升 ‘益’企成功”2024年度思明區經濟貢獻獎表揚大會召開,集中表彰一批在2024年度稅收貢獻突出的企業,併發布2025年思明區“財政政策+金融工具”。
企業興則經濟興,企業強則城市強。近年來,思明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緊扣廈門市委“三個引領”“六個率先”“四個挑大梁”要求,圍繞經貿規則、市場準入、投資環境、規範執法等企業關切問題,推進政務服務從“便捷服務”向“增值服務”轉變,持續打造企業有感的營商環境。
滋養發展沃土,激發經濟活力。錨定全省營商環境“首善之區”的目標,思明區聚焦“關鍵”、瞄準“靶心”、劃出“重點”,打響了2025年穩經濟主動仗,與全區企業凝心聚力謀發展,共創事業新輝煌。
雙向奔赴
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城市與企業既是利益共同體,也是命運共同體,城市釋放機會,企業就會帶來投資,最終實現彼此賦能、相向而行。
2024年,思明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913.67億元,同比增長5.5%,總量連續兩年佔廈門全市比重超過三分之一;財政總收入達417.3億元,連續9年位居福建全省縣(市、區)首位,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80億元;連續4年蟬聯全省城市發展“十優”區首位。
一項項矚目的成績背後是全區超6萬家企業深深紮根思明這片創新創業熱土,面對星辰大海的全力奔赴,勇攀行業頂峰的向“新”而行。
本次大會上,思明區向38家企業頒發“2024年經濟貢獻獎企業”獎,向5家企業頒發“2024年經濟貢獻新銳獎企業”獎,以城市之名向紮根思明、深耕思明、參與全區建設的駐區企業和企業家致敬。
此外,2024年度,思明區共有795家企業入選“納稅大戶”表揚名單,納稅總額243億元,佔全區財政總收入近六成。
城市和企業之間的關係恰似“魚水”,城市不斷提升發展能級、創造發展機遇,企業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發展得好,城市才會更具生機和活力。近年來,思明區積極融入全市“4+4+6”現代化産業體系,立足高端高質高新産業,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優化,加快建設特色産業園區,打造優質産業載體。清晰的産業發展定位、完善的上下游産業鏈,讓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將落地思明作為優選項。
“思明區一直致力於改善營商環境,出臺一系列政策助力企業發展,為企業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務。這是一片充滿希望和活力的産業沃土,我們滿懷信心,共同為推動區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與會企業家代表表示。
“過去的一年,思明區有4家企業入選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百強,10家企業入圍福建省民營企業百強,36家企業入圍全市民營企業百強,為全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思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企業家們非凡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見證了政企同心、攜手共進的奮鬥足跡。
益企惠企
打好服務企業發展“組合拳”
企業是産業發展的主體。支援企業健康成長,對於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至關重要。當前,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也依然存在。不少企業既面對外部環境的衝擊,也遇到了轉型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在此背景下,護航企業搏擊風浪、健康成長,黨和政府責無旁貸。
近年來,思明區緊盯企業需求,持續強化“財政政策+金融工具”,創新惠企益企方式,以更大力度支援和服務企業健康快速成長。繼去年推出了“三個一”惠企措施後,今年的大會上,思明區繼續創新和豐富“財政+金融”支援方式,升級益企暢融金融“工具包”。
“持續深化‘財政+金融’聯動力度,思明區已形成總規模超585億元的政策工具組合,圍繞企業發展的各階段,從初創早期到成長領跑、成熟擴張,再到並購做強,構建了功能互補、緊密銜接的政府投資基金體系。”廈門市思明區金服控股集團董事長盧寧表示,在支援普惠小微方面,公司持續用好政策性融資擔保工具,參與了廈門市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自2020年3月成立運作至今,已經為超4000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80多億元的增信支援。
據了解,思明區設立的思明科創基金是全市首只區級政府直投基金,圍繞“投早投小投科技”,彌補市場在早期階段的投資不足,扶持初創企業搶抓機遇;思明産業引導基金則通過參股設立子基金和直接投資模式,賦能成長型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已設立17隻子基金,直接投資2個項目,子基金規模合計超550億元。同時,思明區與建設銀行的金融資産投資公司合作設立了20億元規模的AIC股權投資基金,重點投向優勢産業,幫助企業優化資本結構、減負增效。
益企暢融金融“工具包”中兩項市級金融工具——技術創新基金和供應鏈協作基金在今年不僅提升了額度,還增加了規模。其中技術創新基金,規模由300億元提高到5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工業龍頭企業,固投貸款額度從5億元提高到10億元,研發貸款額度從5000萬元提高到1億元。供應鏈協作基金,規模從100億元提高到300億元,對工業子基金的單家企業融資額度最高為1億元,對商貿子基金的單家企業融資額度最高為3億元,單家集團則最高可以達到8億元。財政對合作銀行進行貼息,企業融資成本只需要2%/年。
思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思明區始終堅持企業需求導向,用好思明區“財政政策+金融工具”,不斷擴充政策“工具箱”,拿出更多益企惠企的真招實招,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努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高效的政務環境、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更加透明的法治環境、更加優質的服務環境,讓企業在思明安心創業,讓思明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環境優化
跑出助企“加速度”
思明區作為廈門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承載區,當前産業轉型動能加快轉換,産業生態體系不斷完善,正在成為各類資本要素聚集的“強磁場”、企業創新發展的“大舞臺”和優秀人才匯聚的“新高地”。
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營商環境“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近年來,思明區堅持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首要任務,以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出臺一系列“減、免、緩、獎”助企發展政策,持續擴大“免申即享”政策清單覆蓋面,通過高規格的政企對話、精準的政策供給以及高效的訴求響應機制,將政策禮包和權威解讀高效精準送達企業,為企業生存發展創造了優越環境。
思明區是企業生長需要的“確定性土壤”佳地。廈門方勝眾合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于2020年落地思明區,目前是區租賃商務服務業重點企業。“思明區的營商環境是謀在新處,幹在實處的。當初之所以選擇落戶思明,除了看中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外,還被完善的配套産業基礎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所吸引。”公司副總裁楊守國表示,依託思明區發展東風和優質營商環境,集團正不斷迭代産品服務,助力更多企業聚焦主業,更快增長。
政企雙向奔赴,讓企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從建立“政企銀”三方對接長效機制,到推進“一件事”改革擴面,再到建設線下智慧辦服務專區;從上線e企通服務平臺2.0到落地“窗外”事務協調服務機制……穩定的政策環境、具有延續性的制度創新、高效的行政效率及産業鏈協同,這些“無形資産”正是“思明的溢價”。
目前,思明區企業服務已基本形成“1+10+N”的服務體系,即一個“思明e企通”服務平臺,集政策服務、訴求服務;10個街道定崗定人對接,對重點項目實施“保姆式”服務,對轄區企業推行“小組式”分片包乾服務;涵蓋觀音山園區服務中心、“益企服務”專項行動專班、産業項目攻堅行動工作專班等多元服務載體,通過日常對接為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支援。該體系實現了“線上線下聯動、部門街道協同發力”的企業服務機制,基本實現企業服務全覆蓋。(林聞 薛曉瑩)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