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國有文藝院團開展新春走基層文化惠民演出,為群眾幸福生活添“彩”——
古老南音實力“圈粉”
高甲戲摺子戲專場演出
南音專場演出
11日晚,廈門海上世界L3濱海步道被五彩斑斕的燈光與熱鬧喜慶的氛圍所籠罩。以“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我們的節日·元宵”為主題的廈門市國有文藝院團新春走基層文化惠民演出南音專場在此上演,廈門市南樂團為市民遊客獻上了一場獨具閩南韻味的視聽盛宴。
儘管天氣依然有點寒冷,但絲毫沒有阻擋觀眾的熱情,也未能影響演員的專注與投入。舞臺上,八音合奏《我為乜》、表演唱《百花圖》、洞簫獨奏《月下簫聲》、琵琶彈唱《望明月》、古譜《梅花操》等節目輪番上演,節奏徐緩卻委婉深情。
第一次帶女兒聽南音,自稱毫無藝術細胞的泉州遊客蔡鈺鏵女士想不到,自己跟女兒都被這一古老的音樂“圈粉”了。“雖然沒聽懂臺詞,但南音的旋律清麗委婉,很優美!”她説,零距離感受最原汁原味的南音後,感覺心底的文化記憶仿佛被喚醒了。
這場南音惠民演出是第20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前的9日、10日兩晚,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也在此舉行同樣主題的惠民演出,演員還與現場觀眾開展互動,示範教授觀眾一些簡單的戲曲動作。詼諧逗趣的高甲戲、細膩動人的歌仔戲、悠揚優雅的南音,讓市民遊客歡樂過節的同時,感受到閩南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悉,春節期間,廈門“演藝+旅遊”持續火爆,一系列高品質的文藝活動、演藝産品備受市民遊客青睞。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廈門歌舞劇院、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廈門市南樂團5家國有文藝院團以及廈門愛樂樂團、鄭小瑛歌劇藝術中心2家民營文藝院團全員出動,分赴中山路、荻花洲、機場航廈、閩南戲曲藝術中心、思明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心、海滄金沙書院、島外鄉村等地,共開展了30多場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快閃活動,將新春的藝術氛圍帶到鷺島的每個角落,為群眾幸福生活添“彩”。(報業集團記者 林澤貴 林梓健 文/圖)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