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當前位置:首頁 > 省政府 > 工作報告 > 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1月24日在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 王寧

2021-02-01 09:11
| | |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經濟發展備受衝擊,外部環境嚴峻複雜,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奮力戰疫情、保民生、穩經濟、促發展,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賦予福建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的重大使命,親自向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等致賀信,親自宣佈建立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給予福建極大關懷,為我們進一步指明瞭前進方向,增添了巨大動力。

  這一年,我們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省委領導下,打贏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從公佈首例確診病例到住院患者清零只用了46天。先後派出12批1393名醫護人員,圓滿完成馳援湖北武漢、宜昌任務,組建2支醫療專家組赴義大利、菲律賓協助抗疫,組建1支核酸檢測隊赴香港協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為抗疫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這一年,我們取得了決戰脫貧攻堅的決定性勝利。現行標準下45.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摘帽。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福州·定西東西部扶貧協作入選“聯合國全球減貧案例”。

  這一年,我們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實施“八項行動”,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初步統計,全省生産總值43903.9億元,增長3.3%;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158.4億元,增長0.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79億元,增長0.9%;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上漲2.2%;城鎮登記失業率3.8%;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47160元,增長3.4%;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0880元,增長6.7%;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堅持創新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創新支撐更加有力。4家省創新實驗室和10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快建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00家、企業技術中心7家、工程研究中心9家,新增省級新型研發機構54家。省創新研究院正式啟動運轉。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4.4%,廈門大學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獲批開展臨床試驗。新增省級以上技術轉移機構26家,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5.9%。省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和技術服務實現鄉鎮全覆蓋。

  産業發展提質增效。新型顯示、積體電路、半導體照明等全産業鏈加快發展,新增省級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7家,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25.6%。加快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15%。推進特色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968”工程,十大鄉村特色産業全産業鏈總産值突破2萬億元。新增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4家,湄洲島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實現“市市有5A景區”,平潭國際旅遊島影響力持續增強,“全福遊、有全福”品牌效應進一步擴大。

  內需潛力有效釋放。深化“五個一批”,突出“兩新一重”,推動設立500億元穩投資補短板應急專項融資資金,發行1353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集中開工建設997個重大項目、總投資7640億元。新增高速公路里程468公里、鐵路運營里程264公里,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和各類市政管網7300公里。5G基站實現縣級以上城區全覆蓋,“海絲一號”遙感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實現了福建衛星零的突破。福清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並網成功,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大壩開建。開展“全閩樂購”等系列活動,發放消費券3.4億元、撬動千億消費,大力培育夜間經濟,發展直播經濟、網紅經濟,網路零售額增長24.7%。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全省依申請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超過97%,“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佔比達到98%,企業開辦實現“一網通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獲得全國第一名。“政企直通車”企業來件辦結率達100%。著力幫扶企業,設立200億元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資金和600億元穩外貿專項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長31.9%。新增減稅降費超過600億元,累計減輕企業負擔超過1300億元,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40.3%。

  (二)堅持協調發展,城鄉區域統籌更加均衡

  閩東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加快建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衢寧鐵路、福平鐵路開通運營,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建成通車,漳汕高鐵、溫武吉鐵路、福莆寧城際鐵路、廈漳泉城際鐵路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紮實推進。福州新區、廈門環東海域新城建設全面提速,南平行政中心搬遷平穩順利。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深入推進,九龍江流域啟動試點,全流域協同治理水準不斷提高。

  城鄉融合持續深化。加快完善城鄉路網體系,建成普通國省幹線公路364公里,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886公里,80%以上陸域鄉鎮實現30分鐘內上高速。加快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10個縣(市)列入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點。城鄉供水一體化全面展開,農村基層政務、商務信息化應用加快普及。推動鄉村振興“百鎮千村”試點示範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全面收官。

  老區蘇區加快發展。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建立“一鍵報貧”等監測和幫扶機制,有效防止返貧,加快老區蘇區、少數民族地區脫貧奔小康。12個原中央蘇區縣納入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範圍。武夷山機場遷建、龍岩新機場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老區蘇區所有縣城15分鐘內上高速。

  雙擁共建開創新局。成功舉辦2020年“中國航太日”主場活動和中國航太大會,我省成為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國首批落地省份。海防建設管理和國防動員成效明顯。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工作進一步深化,國防教育全面加強,連續五屆實現全國雙擁模範城“滿堂紅”。

  (三)堅持綠色發展,經濟生態實現良性互動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邁出新步伐。39項改革經驗推廣全國,數量居全國首位。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創新推出“三明林票”“南平生態銀行”等改革試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體系基本健全。排污權、碳排放權、用能權交易總額持續擴大。“三線一單”正式編制實施,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基本完成。

  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臭氧污染有效遏制,PM2.5濃度同比下降16.7%。主要流域優良水質比例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小流域優良水質比例同比提高4.1個百分點,設區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實施飲用水安全“六個100%”工程,縣級以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100%達標。土壤環境風險防控試點紮實推進。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82.9%,三都澳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成為養殖産業綠色轉型的樣板。

  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嚴格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堅持節約集約用地,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批而未供、閒置土地處置任務,連續21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紮實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城市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佔80%,城鎮新增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77%,設區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全面鋪開。

  (四)堅持開放發展,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開放水準不斷提升。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增長7.2%,東盟成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絲路海運航線達70條,中歐(廈門)班列發運271列。自貿試驗區新增6項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上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4.0版。成功舉辦廈洽會、海交會,全省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7.2%。積極參加第三屆進博會,採購商規模和採購金額雙增長。閩港閩澳合作持續深化,閩籍僑親、僑商作用進一步發揮。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閩粵電力聯網工程獲批建設。加強糧食産銷合作,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援疆援藏援寧援甘工作成效顯著。

  閩臺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閩臺貿易額增長10.9%,實際使用台資增長77.3%。首家兩岸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揭牌開業。向金門日均供水超萬噸,向金馬供氣福建側已基本具備條件。平潭率先構建覆蓋職業資格、企業資質、商品檢驗的全鏈條採信體系,我省直接採認台灣地區部分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改革事項在全國推廣。廈門、泉州、莆田等地設立臺胞醫保服務中心。實施親情鄉情延續工程,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兩岸企業家峰會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

  重點領域改革紮實推進。公立醫院運作機制改革等多項經驗在全國推廣,4個設區市納入國家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26個縣(市、區)納入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率先開展省疾控中心綜合改革。統籌推進寧德、龍岩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和三明、南平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政府債務餘額控制在限額以內,隱性債務存量有效化解,網貸機構全部退出市場。省屬企業整合重組全面鋪開,省港口集團順利組建。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深入開展。三明獲批建設全國首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審計常態化“經濟體檢”作用有效發揮。

  (五)堅持共用發展,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

  民生福祉日益增進。28件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全面完成。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保就業並舉,實施“1234”穩就業工作法,城鎮新增就業54.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4萬人。開工棚戶區改造4萬套、公租房2.4萬套、老舊小區改造24萬戶。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提高到130元、高出國家標準37元,城鎮職工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長5%。省級稻穀儲備增加40萬噸,主要農産品量足質優價穩。

  公共服務不斷完善。新開工建設226所公辦幼兒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8.8%,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率保持在90%以上。高考綜合改革穩步推進,職業教育産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邁出新步伐。省兒童醫院建成投用,省疾控中心、福州新區濱海新城綜合醫院基本建成,全省11752個村衛生所開通醫保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實現街道和中心城區全覆蓋,農村養老設施覆蓋率達72%。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實現城鄉全覆蓋。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利用、城鄉面貌品質“兩個新提升”成效明顯。“送王船”項目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成功舉辦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全民健身活動大力開展,競技體育競爭力不斷提升,體育産業逆勢增長。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持續提升。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不斷推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

  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平安建設向更高水準邁進,群眾安全感率達99%。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持續深化,信訪制度改革深入推進。深刻汲取泉州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教訓,紮實開展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各領域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各類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嚴格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食品評價性抽檢、藥品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9.4%、99.8%。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現場登記工作。紮實做好防汛防颱風抗旱工作,綜合防災減災能力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過去一年,我們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我省實施辦法,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風清氣正、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氛圍更加濃厚。我們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22件,制定修改廢止政府規章9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22件、政協提案848件,辦結率均為100%。我們持續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統籌督查增效和基層減負,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務水準進一步提升。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十三五”時期,全省生産總值接連躍上3萬億元、4萬億元臺階,每人平均生産總值接近11萬元,新時代新福建建設邁出了新步伐。

  五年來,我們圍繞“機制活”,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活力潛力充分激發。自貿試驗區累計推出196項全國首創舉措,各方面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獲得習近平總書記批示肯定。圓滿完成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籌備和服務保障任務,海絲核心區建設走深走實,進口規模提升到全國第7位,出口規模保持全國第6位,實際使用外資、對外投資年均增長5.9%和7.4%,國際友城達115對。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加快建設,台灣百大企業超過一半在閩落戶,農業利用台資項目數和實際到資規模保持大陸首位,臺胞入閩超過1400萬人次。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四梁八柱”基本確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醫改、林改、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河湖長制、農村公路路長制等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五年來,我們圍繞“産業優”,堅持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現代産業體系加快構建。國家創新型省份、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建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2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特色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更加完善,農産品品質安全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工業增加值躍升至全國第6位,三大主導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4%,實現“機器換工”約7萬台(套)。廈航榮獲第二屆中國品質獎,實現全省零的突破。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2萬億元、佔GDP比重45%左右。海洋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左右。第三産業高品質發展,佔GDP比重從41.6%提高到47.5%。

  五年來,我們圍繞“百姓富”,堅持改善民生補齊短板,人民生活水準明顯提高。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99.94萬人,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25404元增加到37202元,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水準從2015年的1123元提高到1628元。醫療機構床位總數增加4.1萬張,常住人口每人平均預期壽命達78.4歲、比全國水準高0.8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穩居全國前列。所有縣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基本消除大班額。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建成“兩縱三橫”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福州、廈門邁入“地鐵新時代”,所有建制村通客車。新建改造城市道路、綠道及各類市政管網4萬多公里,70萬戶居民搬出棚戶區(舊屋區)住進新房,27.9萬戶居民住進公租房。

  五年來,我們圍繞“生態美”,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品質保持全國領先。獲批建設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走在全國前列。設區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8.8%、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1.8個百分點,主要流域優良水質比例97.9%、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4.5個百分點,水質綜合合格率99.9%,市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污水處理率94.9%。森林覆蓋率66.8%、繼續保持全國首位,九市一區全部晉級國家森林城市。

  各位代表!“十三五”改革發展成就來之不易,這是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全省人民攻堅克難、團結奮鬥和各方面大力支援的結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駐閩單位、駐閩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公安幹警和消防救援隊伍,向所有關心支援福建發展的臺港澳同胞、海外鄉親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創新能力不適應高品質發展要求,全社會研發投入水準偏低,産業結構不優,産業鏈發展水準不高,重大項目接續不足,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仍需突破,城鄉區域發展不夠平衡,居民收入水準有待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任務較重,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治理亟待進一步加強,少數幹部不擔當、不作為的現象仍然存在。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發揚鬥爭精神,切實加以解決,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實施“十四五”規劃,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福建篇章

  各位代表,“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省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加快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關鍵五年。

  根據省委十屆十次、十一次全會的部署,到二○三五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時,我省基本實現全方位高品質發展超越,“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展現更加嶄新的面貌。這就是,全省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再邁上新的大臺階,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全面建成創新型省份;産業結構全面優化,建成現代産業體系;基本實現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建成法治福建、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文化強省、教育強省、人才強省、體育強省、健康福建,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廣泛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美麗福建基本建成;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在構建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走在全國前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率先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準差距明顯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平安福建建設達到更高水準,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錨定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我們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並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在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上邁出重要步伐。今後五年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努力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有新的更大進展,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推進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福建篇章。

  我們要奮力實現更高品質的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擴大總量超越優勢,推動經濟實力更強。強化科技自立自強,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全面建設創新型省份。深入推進先進製造業強省、品質強省、海洋強省、數字福建建設,做大做強主導産業,提檔升級優勢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數字中國樣板區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提升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水準,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我們要奮力實現更有效率的發展。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立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範圍的對外開放,推動改革開放更深入。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深化“馬上就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充分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發揮區位樞紐優勢,全面建設交通強國先行區,科學謀劃構建大通道,發展大流通,開拓大市場,依靠拓展內需積極融入國內大迴圈。發揮多區疊加優勢,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揮閩籍僑胞重要力量,促進內需與外需、出口與進口、引進外資與對外投資協調發展。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祖國統一發揮更大作用。

  我們要奮力實現更加公平的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動共同富裕,努力讓人民生活更幸福。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的就業,促進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構建高品質教育體系,實施健康福建戰略,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加快建設法治福建,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公平正義。

  我們要奮力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實施生態省戰略,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全面樹立綠色發展導向,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努力實現生態環境更優美。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省域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做深做實新時代山海協作,傾情傾力推進老區蘇區全面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的比例,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深化閩東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加快福州都市圈建設和廈漳泉都市圈一體化,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推進宜居韌性有溫度的新型城鎮化。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延續八閩文脈,推動社會文明程度更高。

  我們要奮力實現更為安全的發展。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福建,築牢國家安全東南屏障,推動治理體系更完善。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有效遏制重特大生産安全事故。加強生物安全監管和風險防控。持續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建設食品放心工程,提高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準。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實施糧食安全戰略,加強種子庫建設,穩定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只增不減,自給率穩步提高。實施能源安全戰略,提升能源儲備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維護區域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確保生態安全,保障核與輻射安全,維護網路空間安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源頭穩控機制,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長效常治,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安全。積極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加強軍隊後續改革服務保障,完善國防動員體系,持續加強雙擁共建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三、凝心聚力、開拓進取,全力做好2021年工作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並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施策,努力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以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生産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漲幅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和8%;單位GDP能耗控制在國家下達的目標內;糧食總産量穩定在500萬噸。

  實現以上目標,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人防技防相結合,毫不鬆懈抓好各項防控工作,積極構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嚴字當頭、週密部署,科學防控、精準施策,壓實“四方責任”,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守住城市社區防線,突出抓好農村管理和防控,嚴防出現聚集性疫情,嚴防散發病例傳播擴散。抓緊抓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強化“人”“物”同防,嚴格實施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入閩人員閉環管理,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等檢測和消毒,落實重點涉疫場所防控措施。嚴格疫苗全流程管理,有序組織疫苗接種,儘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強化監測預警報告,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做好應急物資和人員準備,一旦出現疫情,迅速依法依規、科學精準處置,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今年重點抓好以下九項工作:

  (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

  做強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快福廈泉國家自創區建設,深化“雙自聯動”,推動福州建設福建科學城、廈門建設未來科技城、泉州建設時空科創基地。創建更多國家創新型縣市,力爭實現省級以上高新區設區市全覆蓋。進一步對接高端創新資源,爭創國家實驗室。高標準建設省創新實驗室、省創新研究院,新佈局建設省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實驗室、10家以上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打造一批工程研究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新增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0家以上。深化京閩科技合作,支援三明中關村科技園建設。實施國防科技工業創新工程,推動國家高新技術産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

  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完善高技術企業成長加速機制,大力吸引和培育獨角獸企業,力爭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完善企業研發投入激勵機制,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和研發機構的比例,力爭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20%以上。建立健全産業重點攻關技術目錄(庫),支援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10個以上省科技重大專項。探索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新模式,加大種子企業儲備和上市扶持力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縱深發展,新增省級眾創空間20家以上。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深入實施引才“百人計劃”和“八閩英才”培育工程,實施青年拔尖人才“雛鷹計劃”,深化校地人才交流合作,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以産引才、以才促産。持續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實施産業自主智慧財産權競爭力提升領航計劃,用好“知創中國”智慧財産權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建設省市縣三級智慧財産權協同保護體系,推廣建設智慧財産權司法協同中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落實“軍令狀”“揭榜挂帥”等機制,推廣省衛生行業聯合基金等資助模式,大力支援基礎前沿研究,推進前沿技術和軍民兩用技術轉化,努力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充分發揮科技獎勵政策激勵作用,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和服務體系,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讓有作為的科技人員“名利雙收”。深入實施新時代科技特派員制度,推動科技特派員創業和技術服務行政村全覆蓋。

  (二)持續優化産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深化數字福建建設,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辦好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推動更多行業領域數字化應用,打造“數字應用第一省”,力爭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3萬億元。推動省超算中心二期、省區塊鏈主幹網、數字福建産業園、福州區塊鏈經濟綜合試驗區、泉州芯谷、廈門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新開通5G基站3萬個。深入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推動5000家企業上雲上平臺,培育壯大一批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平臺和應用標桿企業。加快發展衛星應用、北斗導航産業,積極佈局量子信息等未來産業。

  做大做強海洋經濟。深耕海上福建,抓好六大灣區建設,促進港灣、産業、城市聯動發展。加快發展福州、廈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培育壯大深海養殖、臨海工業、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等産業。積極建設廈門國際航運中心、福州國際深水大港,整體連片開發東吳、江陰、古雷、泉州灣等重點港區。提升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國家級平臺功能,建設一批海洋協同創新平臺,打造“藍色矽谷”。

  培育壯大綠色經濟。創新碳交易市場機制,大力發展碳匯金融。開發綠色能源,完善綠色製造體系,加快建設綠色産業示範基地,實施綠色建築創建行動。加快漳州、南平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建設,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農業生産廢棄物減排降污。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投資。

  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強省。實施産業鏈提升工程,增強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重點産業鏈韌性和競爭力。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産業基礎。實施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工程,推進新能源産業創新示範區發展,加快建設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實施龍頭企業培優扶強工程,力爭規模超百億企業達50家。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完成500項以上省重點技改項目。實施園區標準化建設工程,抓好16個試點園區建設。

  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大力佈局建設智慧物流園,加快打造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東南沿海航空貨運樞紐。深化“清新福建”“全福遊、有全福”品牌建設,著力打造武夷山世界級旅遊景區、廈門旅遊休閒城市、平潭國際旅遊島,提升福州三坊七巷等一批文化旅遊休閒街區,激發縣域旅遊潛力。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導向,有效保障重點領域、重大項目資金需求。營造良好金融生態,加快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支援金融機構在閩發展壯大。積極推動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加快恢復增長。

  加快建設特色現代農業。強化“米袋子”“菜籃子”保障,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建設高標準農田135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50萬畝以上。落實415萬噸糧食儲備,保持生豬存欄900萬頭以上,穩定蔬菜等副食品生産。全面推進30個重點現代農業産業園、20個重點優勢特色産業集群、100個農業産業強鎮和2000個“一村一品”示範村創建,培育更多“福”字號優質綠色農産品。推進新一輪種業創新和産業化工程,支援三明打造“中國稻種基地”,爭取突破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優新品種。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實施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行動。培育現代職業農民。

  (三)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不斷激發經濟內生動力

  打造國內大迴圈的重要節點。建設“211”省內交通網,完善鐵路網、軌道交通網、公路網,加快推進福州機場二期、廈門新機場、福廈客專、溫福高鐵、龍龍鐵路、昌福(廈)高鐵等重大項目,拓寬“陸海空”大通道。加大港口整合力度,大力發展海鐵聯運、內河航運、港區物流,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促進大流通。積極對接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用好省際合作平臺,提高閩貨市場佔有率,開拓大市場。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兩新一重”建設,深入實施新基建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福州和廈門地鐵、漳州核電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寧德時代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産基地、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福州申遠聚酰胺一體化、永榮石化己內酰胺、廈門天馬第6代柔性面板生産線等一批重大産業項目建設。創新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加大用地、用林、用海保障力度,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推動消費擴容提質。持續推進“全閩樂購”促消費行動,做優做活商圈經濟、夜間經濟,建設一批省級步行街、省級示範商圈,抓好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支援網紅經濟、社區電商、農村電商發展。穩定和擴大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推進家電、電子産品等更新消費,支援新能源汽車消費。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提升鄉村商貿水準,擴大鄉村消費。強化市場監管,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四)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更好吸引優質生産要素集中集聚

  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推動省屬企業集團新一輪戰略性重組整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加強預算收支平衡和績效管理,擴大零基預算改革實施範圍。把推進改革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結合起來,多措並舉防範化解政府隱性債務、房地産金融、企業債務違約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持“三醫聯動”,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分級診療服務體系,推進支付方式和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改革。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開展“減證便民”,打破政務數據共用壁壘,推動更多高頻政務服務“省內通辦”“跨省通辦”,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讓創新創業創造在福建更快捷、更方便、更易成功。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更多采用信用監管、大數據監管,完善包容審慎監管,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健全企業家懇談會、服務民營企業“四訪四通”等機制,辦好企業家活動日,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完善減稅降費落實工作機制,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優化提升“金服雲”平臺功能。

  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通道。深入實施“絲路海運”“絲路飛翔”等標誌性工程,主動對接中歐投資協定和RCEP協定成果,持續擴大“朋友圈”。高標準推進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建設,打造一批標誌性平臺和旗艦型項目。積極爭取自貿試驗區擴區。培育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壯大服務外包産業聚集區。堅持引資引技引智緊密結合,辦好廈洽會、海交會。拓展升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升外貿綜合服務數字化水準。密切閩港閩澳合作。實施僑資僑智僑力引進工程,鼓勵引導僑胞回鄉投資興業,支援新生代僑胞參與共建“一帶一路”。

  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積體電路産業合作試驗區、生技和醫療健康産業合作區,推進台灣農民創業園升級發展和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建設。促進兩岸行業標準共通。支援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推進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台資板”創新試點。推進“小四通”項目建設,促進廈金、福馬率先融合發展。加大平潭對臺先行先試力度。落實惠臺利民政策措施,擴大台灣地區職業資格採認,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加強民間基層交流交往,支援台灣青年參與閩臺鄉建鄉創、工業設計研發,持續辦好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等品牌活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五)著力補齊不平衡不充分短板,更大力度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念好新時代“山海經”。穩步實施閩東北、閩西南兩個協同發展區發展規劃,推動重大項目共建、公共資源共用、産業配套協作、生態保護協同、社會治理聯動。突出綠色、紅色、特色導向,完善促進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機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支援發展特色農林業、紅色旅遊、文旅康養,促進群眾整體增收,推動社會事業提質升級。扶持少數民族地區、庫區發展。深化東西部協作機制,做好援疆援藏援寧工作,提高協作層次和水準。

  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新改造完工城鎮老舊小區15萬戶,新建改造各類市政管網3000公里,新改擴建城市道路500公里,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萬個,新建提升福道1000公里、公園綠地900公頃。全面開展城市設計工作,保護好城市山水格局。加快建設改造無障礙設施,確保今年有明顯成效。加快福州都市圈建設,推進廈漳泉都市圈一體化,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高標準推進福州新區等新區新城建設,著力打造15分鐘宜居生活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落實五年過渡期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十大行動”,建設5000個以上“百鎮千村”試點示範項目,打造100條鄉村振興示範線。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規範村民住宅建設管理,高品質建設“四好農村路”,強化縣鄉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一體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重點抓好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深化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集體産權、林權制度改革,穩妥開展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六)持之以恒推進生態省建設,積極為建設美麗中國多做貢獻

  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制度,實施“三線一單”分區管控,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推動生態産品市場化改革,建設全省統一的資源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全面推行林長制,開展“三個百千”綠化美化行動。持續深化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改革。推進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改革,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産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試點。加快生態雲平臺3.0建設。探索新污染物治理機制。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繼續做好第二輪省級例行督察。深入實施“藍天工程”,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提升臭氧和顆粒物協同治理水準。深入實施“碧水工程”,深化河湖長制,推進閩江、九龍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開展“美麗河湖”試點建設,基本完成千人以上農村集中供水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整治。深入實施“凈土工程”,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提升垃圾終端處理水準和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深入實施“碧海工程”,加強海漂垃圾綜合治理,建設美麗海灣。

  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制定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援廈門、南平等地率先達峰,推進低碳城市、低碳園區、低碳社區試點。強化區域流域水資源“雙控”。加大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力度,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深化“電動福建”建設。實施工程建設項目“綠色施工”行動,堅決打擊盜採河砂、海砂行為。大力倡導光碟行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等陋習,有序推進縣城生活垃圾分類,推廣使用降解塑膠包裝。積極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

  (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

  著力提高居民收入。實施“四大群體”增收計劃,增加工資性、經營性、財産性、轉移性收入。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增加退休人員收入來源。落實公務員分類改革工資政策,加大對基層幹部關心關愛力度。拓寬低收入群體增收渠道,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

  強化就業優先。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和基層成長計劃,紮實做好重點群體就業。扶持創業帶動就業,鼓勵靈活就業,支援發展新就業形態,幫扶殘疾人和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0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0萬人。實施“技能福建”行動,全年培訓技能人才30萬人次。

  紮實推進健康福建建設。實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行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機制,持續提升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完成省疾控中心搬遷,加快建設3個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繼續推動醫療“創雙高”,加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深化“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加快省婦産醫院、省立醫院金山院區二期等項目建設,強化中醫藥服務體系內涵和能力建設,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

  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品質提升。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4萬個。繼續實施高中階段教育品質提升計劃,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提高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持續實施“雙一流”建設計劃,加快福州大學城、福州新區職教城建設,支援華僑大學高水準發展。繼續推進高職擴招,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支援民辦教育健康發展。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老年教育。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規範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推進社會保險參保擴面。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托育服務,推動醫養結合,新增養老床位1萬張以上。提供更多智慧化適老産品和服務,認真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的困難。健全社會救助體系,關心關愛空巢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堅持“房住不炒”,全面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精準調控,因城施策,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提高商品住房全裝修成品交房比例。

  (八)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全民國防教育。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健全志願服務體系。

  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高水準辦好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推動“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加強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和傳統風貌建築保護。開展史前遺址、南島語族文化遺址、水下文化遺址等重大考古項目研究。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福建段,提升萬壽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加大非遺資源普查力度,實施一批非遺保護傳承示範項目,大力打造建盞、白瓷、漆器等藝術品牌。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繁榮文化藝術産品創作生産,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加快發展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事業,打響“視聽福建”海外播映品牌。辦好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第五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和首屆中國電視劇大會,加快打造一批特色影視基地,建設影視強省。加快建設省美術館、藝術館、倉儲式圖書館、地方戲曲博物館,支援非國有博物館發展。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精心籌辦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第十七屆省運動會,激發全民健身新熱潮。加強哲學社會科學、檔案、地方誌等工作,做強做優新型智庫。

  (九)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建設更高水準平安福建

  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建設誠信社會。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等作用,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積極探索建設中央法務區,打造有影響力的法治平臺。依法治理網路空間,發展積極健康的網路文化。加強社區矯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推進民法典實施,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推行“四門四訪”和信訪評理機制,強化信訪積案化解。學習推廣新時代“漳州110”精神,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常態化長效機制。嚴密防範和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及暴恐犯罪活動。提升勞動關係治理能力。加強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標準化建設。編制新一輪婦女、兒童發展綱要,深入實施福建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推動老齡、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支援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作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引導各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

  持續深化雙擁共建。積極支援配合軍隊政策制度改革,鞏固深化雙擁模範城創建成果,全面落實各項擁軍優屬政策措施,積極為駐閩部隊排憂解難,不斷拓展軍政軍民團結良好局面。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推動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切實維護公共安全。持續開展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嚴密防範應對各類自然災害,抓好森林防滅火、防病蟲害工作,健全防汛防颱風工作機制。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深入開展食品生産品質安全提升行動,完善“一品一碼”追溯體系,持續治理“餐桌污染”,堅決守住食品藥品安全底線。

  四、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抓好各項工作

  全省各級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員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推動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落地落實,以實際成效做到“兩個維護”。

  敢於擔當作為。知責於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發揚“滴水穿石”精神,攻堅克難,啃下“硬骨頭”,創出新業績。完善容錯糾錯、正向激勵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讓履職者盡責。

  勤於為民服務。堅持一心為百姓、全力惠民生,確保完成29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大力弘揚“四走訪基層”等優良作風,深入一線、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所思所盼,千方百計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持續深化機關效能建設,強化督查督辦,優化提升“12345熱線”功能,讓老百姓感受到政府就在身邊、服務就在身邊。

  勇於改革創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自覺運用系統觀念、改革思維、創新辦法來解決問題、推動發展。善於借鑒他山之石,大力推動政府治理理念創新、行政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尊重基層首創精神,鼓勵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勇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善於真抓實幹。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馬上就辦,出實招、辦實事、重實效,以幹事創業、發展實績論英雄。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定人定崗定責定時,確保事事有人抓、件件都落實。持續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讓幹部集中精力抓落實。

  嚴於清正廉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我省實施辦法。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監察監督,高度重視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統計監督作用。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用人民政府的“緊日子”換來人民群眾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今年是我們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第一年,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省委的領導下,同心同德、頑強奮鬥,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加快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為促進祖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