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媒体聚焦

中国网:永春岵山:清水绕古镇,人水共欢歌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4-05-14 17:07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滨水公园人来人往,亲水步道闽南古建筑群、老醋作坊群、文创工坊、休闲民宿等随处可见……走在岵山镇的金溪河畔,一派人水和谐、古朴清新的美好景象。

  岵山镇位于永春县东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镇域内主河道金溪穿镇而过,沿溪两岸荔树成荫、田园古厝交织,被誉为“隐于园林的千年古镇”“荔枝林里的闽南水乡”。近年来,岵山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水环境治理保护,大力探索水生态效益转化,助力古镇古村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第三批中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宜居示范镇村四星级旅游休闲集镇、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等20多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三治”融合,扮靓金溪水

  “以前沿岸都是旱厕、鸡鸭舍,溪水很浑浊,气味也不好,我们都不敢往河边走。”住在金溪河畔的村民陈金树提起以前的金溪不禁感叹。

  作为临水而生的古镇,水是灵气所在,更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改变金溪“脏乱差”的形象,岵山镇水上、岸上同步,大力实施治水、治林、治乱三大行动,让金溪恢复生命、重现生机。一是系统治水,投入1200多万,实施了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等治理项目,通过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步道建设、景观打造等,治理河长3公里,塑造了“荔韵水美、碧水绕村”的生态水廊道,入选省级水利风景区;推行环境卫生保洁与河湖保洁相结合,常态管与专项治同步实施,有效保障了水清河畅。二是精准治林。全面推行林长制,对全镇11个村4.9万亩林地实行网格化管理,完成造林更新3500余亩;对百年以上古荔枝树进行卫星定位、建档立卡,组建“党员树长”一对一包干保护,营造了“村在林中、林下有水”的园林新景观。三是重拳“治乱”,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无害化户厕300余户,清理农村旱厕1200余处;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新建管道24公里,镇区6个村污水处理率达到63.6%;开展禽畜养殖专项整治,对违规生猪养殖户全面清栏,拆除鸡鸭圈1200余个,有效减少污水入河,金溪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以上。

  “现在金溪两岸都是绿地公园和亲水步道,水清了,呼吸的空气都带着草木香,很多群众都喜欢来这边散步。”看着金溪变了模样,村民陈金树很是满足。

  两手发力,共护金溪美

  “潘河长,塘溪村段发现非法电鱼,请帮忙协调河道警长过来制止。”老人河长陈耀辉在每周一巡中将发现的电鱼事件上报给了镇级河长,10分钟后,镇级河长与镇派出所干警赶到现场,制止了电鱼行为,并没收了电鱼工具。

  这是岵山镇老人河长与政府河长协同管河护河的鲜活案例。金溪流经岵山镇区人口最多的6个村,支流多,人口密集,光靠政府力量很难做到实时、全面监管。于是,当地政府依托河湖长制的全面推行,积极发动社会、公众力量参与,两手发力管好金溪。

  一方面,建立“河长+警长”“河长+执法队”“村级河长和环保网格员”等联动协作机制,对河道违章搭盖、非法电鱼、非法排污进行常态化、规范化监管,织密政府管控网。另一方面,借助群众力量,选聘村里有名望的老人、退休村干部等,组建“老人河长”“民间河长”队伍,分片分段对水工程建设及水环境治理实施动态巡查监督;依托社会组织,与岵山社区大学、岵山生态文明人才驿站合作,建设全省首个镇级水生态研学馆,定期举办水生态研学夏令营、水环境保护培训班等,让爱水护水进入村居、深入群众。累计开展夏令营6次、培训班8次,参与人数达500多人。

  “经过这两年的管理,我们巡查发现的问题少了很多,群众越来越自觉了,金溪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看着眼前的一湾碧水,老人河长陈耀辉满意地说。

  以水兴业,念好富民经

  “镇里打通了金溪两岸的灌溉渠道和通行绿道,我们的水培蔬菜基地有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年育苗量达6000余万株,蔬菜年产量可达60万斤。”落户金溪河畔的泉州科源生态农业基地负责人陈其森开心地说。

  在水系治理取得的成效后,岵山镇充分考虑金溪两旁的田园、荔枝园等农业资源,全面打通河道周边排水及堤岸道路系统,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催生出“滨水现代农业产业带”。沿溪而下,新建了200亩荔枝标准化果园、500平方米荔枝醋生产车间,荔枝醋年产量达30余吨,年增收600余万元;建设了泉州市首个集生产生活、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研学实践等于一体的海峡花卉农旅产业园,引办9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近2亿元,为当地群众创造就业岗位120多个,实现了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与带动村民增收共富的“双赢”。

  在助力农业发展的同时,以水为介,做活“水旅游”文章。在北溪村,依托优良的山水、湖塘资源,打造了集观光旅游、会务展览、休闲康养等于一体的4A级生态旅游景区;在铺下村,结合传统酿醋技艺,打造融合醋小品、醋工坊、醋文化展示馆的滨水景观产业带;在镇区,将金溪水利风景区、传统村落保护等串联,打造八古文化街区、茂霞文化广场、塘溪滨水公园等特色旅游景点,形成了采摘体验游、访古追思游、亲水休闲游等多种模式并存的旅游主题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自从金溪环境变好、沿溪步道打通了,我们镇的旅游人数年年增长,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每年纯荔枝的销售量就达4000万,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人数达350人,金溪成了联通镇村发展的‘金纽带’。”岵山镇副镇长潘宇灿说道。

  金溪潺潺,美丽蝶变,人水和谐,一路欢歌。如今的金溪,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环境,更为岵山镇高质量发展提亮了生态底色,成为了岵山镇最美的一张水名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