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贸,找自贸 福州自贸片区改革创新绘就外贸新图景
秋日清晨的福州江阴港,巨轮鸣笛待发,中景石化年产百万吨级的聚烯烃产品正通过自动化码头装船,即将启程运往东南亚、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托福州自贸片区的政策支持,我们的出口效率比去年提升了30%。”中景石化总经理助理黄凯满是底气。从江阴港看全域,一幅福州自贸片区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
2024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巩固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功能”,为福州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指路引航。
过去一年,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深层次创新,突破外贸领域制度性壁垒,打响“做外贸、找自贸”服务品牌,在服务全省、全市外贸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在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中奋勇争先。
顶层设计“谋全局”:专班护航破解外贸堵点
“我们高度重视自贸区‘试验田’的作用,奋勇争先、先试先行,成立了专门服务县域的13个服务专班,针对我省重点产业打造中景石化、安井食品、宁德时代、青拓集团等8个服务样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全省外贸经济发展。”自贸区福州片区管理委员会主要领导说。
一年来,福州自贸片区将顶层设计与企业需求深度绑定,建立自贸区管委会牵头的统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梳理出通关效率、政策适配、国际物流等堵点问题。同时针对不同行业设立的专项服务专班,涵盖石化、新能源、跨境电商、台资企业等重点领域,配备商务、海关、税务、金融等部门专员,实现“企业有需求,专班快响应”。
在专班推动下,福州自贸片区创新推出“外贸服务管家”制度,为重点企业提供全流程“一对一”服务。以万华化学为例,针对其大宗商品出口量大、出口频次快的特点,专班协调福州海关开通“嵌入监管+即约即检”出口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单批次货物验放时间从原来的2个工作日压缩至2小时内;同时协调口岸运输优化仓储调度,每车节约装载时间18分钟,每年为企业节省综合仓储物流成本超2500万元。
服务创新“破难题”:特色举措激活外贸动能
“过去办理境外投资(ODI)备案,需要跑多个部门,耗时近20天;现在在自贸区‘一口受理’窗口提交材料,3个工作日就拿到了备案凭证。”盈科外服福州分公司总经理黄霞光的经历,正是福州自贸片区优化ODI备案服务的缩影。
作为全国首批自贸试验区,福州自贸片区立足外贸企业需求,推出一系列“特而专”的创新举措:在境外投资领域,整合商务、外汇等部门资源,将ODI备案流程从“多窗受理”改为“一窗通办”,材料精简60%,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今年以来已为30家企业办理ODI备案,带动中方境外投资总额超1.2亿美元,服务企业数同比增长1.3倍,重点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福州自贸片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累计承接企业境外投资备案项目123个,协议投资总额27.51亿美元,为新大陆、福光股份、飞毛腿、国航远洋、万全物流等本地龙头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提供了便捷路径,还吸引了宁德佳和能源、南平闽瑞化纤、泉州伟赫晟贸易等企业通过福州自贸片区开展境外投资。
一年来,自贸区聚焦投资、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46项创新举措。
服务有保障,出海更顺畅。依托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马尾基地,福州自贸片区支持打造的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可提供涉及电子、电气、食品等六大门类产品的检测、质量认证、研发技改、标准制定等服务,拓展国际认证检测服务,帮助企业加速融入国际市场。
服务中心每年为几千家企业提供近3万份(次)研发测试、产品出口认证检测等服务,帮助企业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节约研发成本,助力中国产品“一次检测、全球通行”,推动福州自贸片区电子信息、轻工食品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发展。
“我们还积极推动‘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等平台建设,着力支持侨商集采、易货贸易等新业态发展,拓展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辐射范围,为企业出海打通堵点,保驾护航。”福州自贸片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金融服务外贸的“组合拳”同样有效。福州自贸片区推出跨境人民币结算奖励政策,同时建立“跨境贸易融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降低企业融资门槛。今年1—8月,福州自贸区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710.4亿元,同比增长15.2%。
基建升级“强支撑”:织密双循环物流网络
在福州自贸片区的福州国际邮件互换局,自动化分拣设备高速运转,来自东南亚的跨境电商包裹经过查验后,最快24小时就能送达国内消费者手中。依托自贸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升级,跨境电商保税仓订单履约时效提升25%。
过去一年,福州自贸区将基础设施配套作为“巩固拓展双循环节点功能”的关键抓手,持续完善“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在海运方面,优化江阴港集装箱码头布局,开通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直航航线1条,就在上个月,还开通福建首条“冰上丝绸之路”中欧北极快航航线。目前江阴港每周外贸航线达27班,今年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78.6万标箱,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占外贸箱量比重25%。
在空运方面,加密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至台北、胡志明市的货运航线,开通“跨境电商空运专线”,使跨境电商货物空运时效缩短至12小时。在陆运方面,深化与“海丝”核心区其他省份的合作,开通至厦门、广州的“海铁联运”班列,降低内陆省份货物经福州港进出口的物流成本,中欧班列、国际经贸交流渠道、数据跨境通道都为企业搭建起了畅通的外贸渠道。
与此同时,福州自贸片区加快推进“数字自贸区”建设,在江阴港试点“智慧港口”系统,通过5G、物联网技术实现集装箱全程可视化跟踪,货物通关效率再提升15%。
从江阴港的货轮启航,到台青创业园的灯火通明;从ODI备案的“3日办结”,到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便捷畅通”,福州自贸片区用实践证明:“做外贸,找自贸”的底气,源于对“开放”与“创新”的持续深耕。
自贸区福州片区管理委员会主要领导表示,未来,福州自贸片区将以提升战略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驱动,持续打响“做外贸,找自贸”品牌,深入实施“实自贸、强自贸、活自贸、新自贸”奋勇争先高质量发展行动,完善自贸区服务外贸的“八大样本”,在服务工业龙头企业中做大外贸规模,对标国际规则深化集成创新,推动自贸试验区更加紧密服务经济主战场,更加紧密服务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更加紧密服务各县(市、区),更加紧密服务强省会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外贸的舞台越搭越宽。(张文奎 陈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