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砖”合作成色更足
风从南方起,潮自南方来。16—17日,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成功在厦门举办。相较于往届,本届论坛吸引了更广泛的国际参与,包括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在内的34个国家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代表,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
今年是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连续在厦门举办的第五年,也是厦门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5周年。5年来,金砖国家以工业领域合作创新为重点,在伙伴关系框架下深化工业化、数字化、创新等合作,取得一系列务实成果,“金砖”成色更足。
项目落地的掷地有声,标准互认的深度联结,“朋友圈”扩大的国际自信……充分彰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
从合作机制向实体项目迈进
“金砖”持续提升含“金”量,务实合作成一大亮点。
本届论坛期间,金砖产业合作潜力进一步释放,包含“创新实践”工程创新中心、瑞氟龙滤膜新材料产业化在内的14个产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金融服务等领域。
“我们此次签约的瑞氟龙系列膜材料产业化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可应用于氢能生产、航空航天等多种工业领域。”俄罗斯Quantum R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经理斯莱萨连科·谢尔盖说,项目将在厦门成立公司,实现产品生产和落地应用。
从合作机制向实体项目迈进,离不开平台赋能。
作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框架下首个开展务实合作的项目,金砖创新基地设立5年来结出累累硕果——累计举办高规格国际交流活动40多场,开展线上线下人才培训活动90多场,签约促成项目107个,总投资超506亿元,成为金砖合作机制下影响力仅次于新开发银行的第二大实体。
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金砖合作积极探索符合各国实际的新型工业化路径,顺应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促进项目合作落地生金。
在数千里外的沙特,厦门石头城集团与当地合作建设的石材智能制造“黑灯工厂”正加速推进;巴西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于近期正式投入运营,项目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等部分核心设备背后就有中国企业科华数能的身影;东非高原上,一辆辆奔驰的新能源汽车,得益于金旅客车携手埃塞俄比亚企业共建KD(散件组装)工厂的合作深化……
“专注于石材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我们依托企业多年的经验,通过金砖创新基地搭台,将‘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带到更多国家,打通行业痛点,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厦门市石头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璐说,这种“中国技术+全球应用”的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金砖国家间石材贸易的壁垒,更见证了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全球竞争力。
在展览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览会上,来自全国的头部企业纷纷亮出“拳头产品”,其中不少产品已深入参与金砖合作。
“此次参展,企业带来了双足人形机器人、户外巡检机器等优势产品,展示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跨场景落地能力,希望借助展会平台链接更多国际资源,为金砖国家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优艾智合总经理王媛媛说,公司目前已与沙特、巴西等金砖国家的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涉及能源基建、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推动“全球南方”标准互联互认
如何让金砖合作更加畅通无阻?
17日,“金砖优品·跨境共赢”全球伙伴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并重点介绍“金砖优品码”(以下简称“金优码”)的核心功能,释放出金砖合作的新信号:实现合作走深走实,必须推动金砖国家标准互联互通互认。
据悉,“金优码”通过一套标准化赋码体系,为优质产品提供检测认证、跨境溯源等服务。去年上线以来,累计为100多个金砖及“金砖+”企业2000多类产品赋码,赋码量超400万次。企业借助“金优码”的品牌、渠道、标准等资源,进一步拓展金砖国家业务。
“以前企业要面对多个平台、多个标准,现在只需要申请一个‘金优码’,就能同时解决产品身份认证、质量溯源、跨境清关、电商平台对接等多个需求。”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说,这不仅能让商品在金砖国家流通更顺畅,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种数字信任机制。
当前,金砖国家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工业设计作为“创新放大器”“产业黏合剂”,在推动产业链协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拥有广阔合作空间。
在工业设计分论坛上,正式发布了《面向金砖的设计服务合作计划(2025—2026)》,旨在加强金砖国家设计协同交流,服务金砖设计“引进来”、中国设计“走出去”。工业设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统一、规范的术语体系。在计划颁布之际,论坛同步对年底即将出台的《工业设计术语》标准进行宣介,为后续推进金砖国家标准互认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标准化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评估研究所副所长朱翔华表示,中国非常重视工业设计标准化工作,未来将加强和金砖国家共同研制工业设计领域的国际标准,进一步落实金砖国家的标准化合作机制。
此外,金砖创新基地成立了金砖技术与技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等国专家联合发布了《机器学习与大数据》金砖国家团体标准,落地国际标准服务站,建成标准专题数据库,收录标准题录11万条。
“大金砖合作”释放巨大潜能
从“金砖合作”到“大金砖合作”,“全球南方”发展动能澎湃。
2024年是“大金砖合作”的开局之年,沙特、埃及等5个国家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实现了金砖历史性扩员。大会上,埃及驻华大使哈立德·纳兹米分享了他的感悟:“自去年加入金砖以来,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机制为我们在推进联合工业发展和制造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和愿景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内,不同领域的多个产业园正加速推进联合制造项目。其中,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经吸引200家中国企业入驻,总投资超210亿元,提供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
“这是‘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并将继续获益于金砖合作。”哈立德·纳兹米说,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拥有大量投资机遇,埃及将借助“大金砖合作”,与更多国家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启动在医药、可再生能源以及制造业等关键领域的合作项目。
目前,金砖国家总人口已占世界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40%,合作潜能进一步扩大。
服务方面,金砖国家“智慧海关”示范中心上线,设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砖国家服务专区,建成投用金砖法务特色专区;人才方面,面向金砖成员国、伙伴国及广大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开放申请金砖国家新工业“金鹭”卓越奖学金;围绕新工业革命热点领域,推出一批品牌培训项目,覆盖128个国家超364万人次;举办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吸引6000多个项目、上万名金砖及“金砖+”选手参赛。
巴西副总统兼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部长杰拉尔多·阿尔克明表示:“中国和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强大的工业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因此,我们重申对金砖创新基地各项举措的支持,并愿与合作伙伴一道加强在研发、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独行快,众行远。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金砖大家庭将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姿态再出发。(记者 廖丽萍 见习记者 傅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