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发文字号:-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有效性:有效

202503效能快车

2025-04-12 18:40
|

省农业农村厅构建“三直通”服务体系

优化便企惠企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直通。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推出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通过“闽政通”APP实现“手机申报、网上受理、现场出证、网上核销、全程可溯”的全链条畜禽检疫监管新模式。畜禽养殖场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申报获取“无纸化”检疫证明,由“少跑路”变为“零跑腿”。目前,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证)“无纸化”出证月均约22000张。二是问题诉求直通。开展“两直两前”调研活动,组织百名干部深入基层,面对面解读政策、听取意见建议,为企业协调解决困难,推动政策落实和项目落地。制定《挂钩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工作方案》,厅领导及主要业务处室各挂钩联系1家农业企业、1家农民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通过建立朋友圈、交流群或实地走访,帮助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0多件。三是惠企政策直通。实施主体培育工程,出台《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八条措施》,每年开展企业领军人才等培训600多人次。创新金融信贷支农新模式,推广“福建省乡村振兴贷”云平台,率先打造全国首家地方版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将3.8万家农业经营主体纳入企业名单池,已累计发放贷款115亿元。

(省农业农村厅效能办)

福州市创新举措

致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数字赋能强支撑。创建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与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施金融纠纷诉前调解与法院审判执行系统数据互通、信息互用工程;谋划数字水务规划系统,实施供水运营智慧分析决策,全面提升企业供水服务能力;依托“数字福建”,打造“一码办理、全程可视”的“云上办电”服务企业模式;推出“二手房交易过户全链条智能网办”,形成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做法;应用数字化“一站式”智慧招聘平台,打造福州数智人才港,创新引才模式。二是审批优化提效率。创新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实施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行动;推广施工许可“一件事”套餐式审批,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审批”等事项并联办理。三是惠企安商优服务。发布惠企安商13条措施,打造企业群众“1+N”关联事项集成办理模式,推出“多表合一、一表申请”“一套材料、全程共享”、一件事关联事项推荐等综合服务;创新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合一”模式,并运用“亲清法企会商厅”特色载体,开展企业诉求响应、矛盾纠纷调处、风险防范预警等惠企综合服务。

(福州市效能办)

厦门市实施不动产登记“云政务”

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优化流程“云审批”。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厦门市不动产登记网办平台建设,充分运用电子签章、数字签名等方式实现抵押登记、预告登记、转移登记等所有高频业务在线申请、缴费、推送电子证照。截至目前,政务服务中心87项业务中即时办结事项达63项,占比72.4%。二是数据共享“云采集”。打通市场监管、住建、人社等11个部门的数据通道,以数据后端共享取代前端繁琐的数据采集,实现跨部门政务数据实时共享,通过“一键式”受理、审核与登簿,系统操作步骤压缩50%。在全省率先推广“一次扫码、税费同缴”,月均通过“税费同缴”办理业务数量400余笔。将19项高频业务纳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真正实现“掌上办”“灵活办”,每年可减少6万余人次跑动。三是便民服务“云受理”。推动自助服务终端、掌上办事大厅、网上办理平台“三位一体”融合,实现全业务、全区域、全流程“7×24”小时自助服务,每年可实现自助打印产权证书和证明20万份。在全市各街镇设置148个便民服务点,申请人可就近办理业务,无需取号,做到“随到随领、即领即走”。

(厦门市效能办)

泉州市开展“进窗口 走流程”体验活动

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大提升”

  一是转换角色深挖办事“痛”点。组织市县两级效能办、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领导、新闻媒体等以“办事人”身份,体验“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城市”“数据最多采一次”等改革工作成效,深挖办事咨询、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操作等方面“痛”点,推动流程优化和服务提升。截至目前,“高效办成一件事”已将171个“单事项”集合成2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二是线上线下打通服务“堵”点。组织体验人员在办事窗口和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等进行全流程操作,针对窗口收件受理、网上办事操作、数据采集共享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推动三大改革落地,提升办事效率。截至目前,“无证明城市”已配置证照的事项材料占比为63.28%,最大限度实现“免证办”“零跑腿”。三是基层坐班解决群众“难”点。相关部门领导以“窗口工作人员”身份到实体大厅坐班,现场受理审批申请,与办事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对三大改革成效的评价,针对性优化服务措施,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四是“三张清单”推动活动走深走实。建立“体验清单”“问题清单”“成效清单”,按月、按季度报送活动进展和整改成效,推动出台优化措施,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泉州市效能办)

三明市打破地域限制

推动全方位“跨域通办”

  一是涉侨事项“跨境办”。依托“远程视频办”,在侨乡明溪县试点开设“侨易办”服务平台,梳理涉侨政务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打通业务堵点,打造“侨易办”服务模式,将“一趟不用跑”从国内向国外延伸,让华侨华人在“云端”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提供咨询及事项办理6200余次,为侨胞节省费用约3550余万元。二是异地事项“跨省办”。建立互认互信机制,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居住、婚育、出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线下设立“跨省通办”专窗,通过“人工客服+视频通话”的方式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截至目前,与上海市、江西省、贵州省、安徽省、广东省等13个地区达成“跨省通办”合作,全市“跨省通办”事项1000余项。三是基层事项“云窗办”。聚焦基层群众办事需求,打破部门、地域限制,改变按管辖地受理服务模式,在县乡两级政务(便民)服务大厅和工业园区设立“云窗口”,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为群众办理审批手续、解答政策和现场咨询,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畅通城乡企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试点设立“云窗口”50余个,可实现远程办理事项数1149项。

(三明市效能办)

龙岩市推行“督帮一体”全链条服务机制

高效推动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一是拧紧“三段督帮链条”,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对滞后项目,点对点向主办单位“一把手”发送《工作提示函》提醒;如需综合协调项目,成立“督查+行业+属地”联合服务专班,一线协调解决堵点问题;对已完成项目,采取“四不两直+回头看”方式,直插一线开展现场核验。二是构建“三维督帮体系”,凝聚全方位攻坚合力。市级组建纵向贯通体系,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工作群,全流程参与项目跟踪管理,实现近千个项目“一群统管”;创新在市直主办单位建立“项目长”负责制,对跨部门事项进行联合会商会审;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书记等10人组成的“特约监督员”队伍,建立“培训—履职—考评”管理体系,开展“沉浸式”督查体验。三是健全“三项督帮机制”,强化全要素服务保障。将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设置“789”加分机制,即在7月底、8月底和9月底前提前完成任务的单位,分别给予激励加分;定期组织市、县督查人员交流督办经验,抽调部门业务骨干参与督查,提升“督帮一体”工作质效;推行“督查—反馈—完善政策”闭环管理,在督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强化成果转化运用。2024年,龙岩市承办的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100%完成,80%以上项目在11月底前提前完成,项目进度在全省排名前列。

(龙岩市效能办)

泉港区全面推广“数字政务门牌”创新做法

实现“数字+政务服务”新突破

  一是高效便捷“一窗办”。大力推行“一窗通办”服务模式,整合人社、卫健、应急、工信、科技、公路等25个职能部门事项,制定各功能区“一窗受理”办事流程,实现相关事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医保中心、婚姻登记、公证处登记、不动产登记以及工程审批综合窗口等全面实现“一窗通办”服务。二是极速审批“智能办”。上线“AI秒批”系统,实现护士执业注册延续、护士执业注册变更和公共卫生许可证等审批事项“秒批秒办”。自系统运行以来,共完成“AI秒批”办件600多件,护士执业注册证照办理时限由原来至少需要1个工作日缩减至20秒,实现办证从“人批”到“机批”的“全网速”新跨越。三是便民邻里“一圈办”。打造全区政务服务15分钟便民服务圈,梳理公布“马上办、就近办”事项141项、网上办事项1757项、“掌上办”事项80项、自助办事项119项;围绕“事有所办”服务功能,扩大政务服务自助设备布设区域,统筹“近邻”资源、“前移”服务窗口,覆盖居民达40万人。运行以来,累计为群众办件15000多件,办结率100%。

(泉港区效能办)

附件:

来源: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闭

政策文件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在线访谈
相关报道
视频解读
媒体解读
新闻发布会
媒体评论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