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效能快车
福州市精准发力助推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
一是强化精准施策,冲刺“起跑线”。市委召开新春工作落实推进会、全市民营经济强市发展大会、市县乡机关效能和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聚焦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29条举措,以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营商环境创新十大举措和惠企政策清单,围绕扩大内需、产业增效、营商环境、民生保障4个方面精准发力。二是强化项目督查,按下“快进键”。市效能办开展“新春看作风”督查活动,重点围绕“两重”“两新”项目,紧盯“全周期管理”督项目,紧盯“全流程执行”督工作,紧盯“全方位检验”督成效。省重点项目春节期间不停工率达60.9%。省重点项目复工率、人员在岗率均达100%,全市已复工省重点项目数、复工率均位列全省第一。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搭好“连心桥”。开展招商专项督查帮扶行动和“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举办“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对接会,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推进“榕升计划”行动,梳理“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安排专人指导申报。1月份以来,全市新增企业贷款302.9亿元,新批项目用地3255亩,协调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问题405个。
(福州市效能办)
厦门市谋深抓实奋勇争先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起步抓快。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迅速召开全市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开展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部署会,全市干部迅速收心归位、进入工作状态,全力以赴抓项目、拼经济、促发展。将总投资775亿元的77个第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二是开局提优。制定《厦门市关于实现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从紧抓项目扩投资、扩大工业生产等7个方面细化23项具体措施,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督促相关部门用好用足“两重”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强力实施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民生社会事业投资“四大拉动”,加力提速项目转段,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三是落实求效。建立健全“争先”制度,坚持“两化三单”工作法,完善“项目工作超市”服务保障机制,实施各项工作清单化管理,加强跟踪问效和定期通报;坚持“晒比问”“末位发言”等制度,推广实施“前期工作压缩30%、工期压缩30%”目标管理,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建立“窗外”事项协调机制,开展“益企服务”专项行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用地、用工、用料等方面保障需求。
(厦门市效能办)
泉州市强化“三个聚焦” 真抓实干开好局
一是聚焦夯实工业大盘,综合施策优服务。将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现场会精神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推动主导优势产业27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和效能督查范畴,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企业,鼓励企业保持产能,春节期间不停产规上工业企业超150家,预计一季度新增小微贷款超300亿元。二是聚焦推进重点项目,强化督导提质效。实施“项目提效年”活动,全年安排市重点项目1082个、总投资1.39万亿元。及早谋划部署重点项目春节不停工、早复工,92个省重点项目春节不停工(占比近40%)、在岗人员超4200人。持续督导推进、强化晾晒激励,策划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新开工项目100个以上,推动一季度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三是聚焦挖掘消费潜力,统筹协调聚合力。督促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认真谋划,抢抓春节、元宵等重要消费节点,有序举办“国潮泉州”跨年消费季活动超100场,开展“半城烟火半城仙”“穿越宋元奇妙游”等文旅活动300多场,加力扩围推进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消费。全市“网上年货节”期间实现网络零售额205.2亿元、占全省比重达34.6%,居全省第一;春节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超100亿元,分别增长23.6%、25.9%。
(泉州市效能办)
莆田市坚持“三个强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政策赋能,激活复工复产新动能。快速承接国家和省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出台助推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25条措施、促进一季度工业稳增长16条措施、稳岗稳工8条措施等,发放“用电奖励”“一次性稳定就业奖补”等,支持71家规上工业企业春节连续生产,1-2月份工业用电比增5.3%,居全省第三;连续三年节后第一天召开民营经济大会,每月开展“企业家接待日”,高效破解涉企燃气管道改造、电线杆迁移等难题25个。二是强化服务提效,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出台园区改革20条,聚焦规划升级,优化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五优”开发区;开展集中开竣工活动,推动158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899.5亿元;春节期间,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全市37个在建省重点项目、91个在建市重点项目不停工;对接跟进在建重点项目节后施工组织情况,力促节后早复工,至2月13日全市在建市重点项目已全面实现复工。三是强化策划升级,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举办优品年货节、鞋服焕新购、莆阳美食集市等专题活动超100场次,截至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申领金额5800万元,带动消费4.4亿元;举行“莆阳开春·巳巳如意”春节元宵文旅活动,全方位宣传莆田闹元宵非遗民俗,吸引游客24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13.42亿元、增长22.6%,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莆田市效能办)
福清市“两减一提”增效能
助力楼市健康发展
一是减轻成本压力。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群众购房,今年1月11日至2月28日期间,群众购房可获得每平方米300元的补贴,今年来已投入资金约6700万元。相关政策通过市属媒体“壹福清”向全市公布,各大楼盘纷纷以打折扣、送车位等方式让利消费者。通过政企联动,切实变“春节返乡潮”为“黄金购房期”。二是减轻资料包袱。引导审批部门推行“容缺受理”服务,让购房市民实现“轻装上阵”。如税务局简化纳税申报流程,压缩审核时限,将1个工作日压缩至当场办结,有效方便群众一次性完税;住建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简化查房证明手续,对于身处异地的群众,允许其父母家人代为申请,直接带动在外福清人融入家乡购房热潮;发挥政务信息网作用,结婚证、户口簿等资料“一点过关”,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提升窗口效率。增设补贴申领窗口、潮汐窗口等,为购房者快速办理购房补贴、契税缴交等流程,做到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克服春节假期影响,通过“线上不动产交易平台”处理各类购房流程,做到了工作服务不断档、群众热情不消退。今年1-2月,福清市纯商品住宅网签2818套、面积29.91万平方米,两项数据均位列福州各县(市、区)第一。
(福清市效能办)
丰泽区优服务强保障助力一季度良好开局
一是明晰重点发展路径,细化清单落实。梳理2025年重点经济工作任务,分别结合融入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和“5610”方案清单。出台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工作方案,明确激发两节消费潜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22条措施,为突破千亿强区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设置服务专窗,“一件事”套餐集成化及“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件率达100%。滚动实施龙头企业提质行动,召开海内外乡贤新春座谈会、“大拼经济大抓发展”座谈会暨招商签约大会,签约兴银基金(一期)等项目56个、总投资534.7亿元。三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保障建设进度。建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重大项目谋划和调度机制,1月份以来新增省全生命周期平台策划项目13个、总投资136.5亿元。顺利举办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落成活动,开工项目20个、落成项目12个,总投资达154.1亿元。春节期间160余名员工坚守生产一线,推进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等9个续建项目不停工,形成更多实物投资工程量。四是激发消费与产业活力,释放增长动能。启动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高企种子库256家。发放百万消费券,举办品牌鞋服跨年消费季、新春闽南年货节等消费季活动5场,动员辖区336家品牌餐饮、酒店宾馆等节日期间照常营业,服务假日经济持续繁荣。
(丰泽区效能办)
沙县区“三措并举”力促开局实现预期目标
一是加强政策支撑,助力经济发展。制定印发沙县区《关于实现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从激发消费市场动能、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工业稳定增长等八个方面,推出实施促消费行动、优质企业培育奖补、鼓励招工引工、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等28条措施,为一季度全区经济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政策支撑。二是强化精准服务,推动工业增长。扎实做好春节期间企业稳工稳产工作,发动党员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强化企业帮扶,积极实施技术改造行动计划,落实技改奖补政策,协调解决招工、融资等难题,推动企业达产增效,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截至2月10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春节以来,推动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55个,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9场,达成就业意向1380人(次)。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区级领导挂包机制,完善用地、用林、资金等要素保障机制,鼓励重点项目春节期间少停工、早复工,全力推进196个区重点项目及15个省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一季度智慧冷链物流园、地下管网改造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等59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
(沙县区效能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