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

林生

2021-12-07 15:40
| | | |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以贯穿百年的大历史观,回顾总结中国青年在党的旗帜引领下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高度肯定了中国青年“先锋力量”的作用,并殷切嘱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一殷切嘱托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高校进一步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是中国青年健康成长的摇篮,也是中国青年走向社会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前站,培养好一代代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是高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应增强历史自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培根铸魂,立德树人。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首要的前提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愈加突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风险挑战。高校必须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围绕谁,依靠谁,服务谁”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坚持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高校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学校党的建设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一流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坚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使命。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落实以师生为本的发展理念,紧紧依靠师生抓改革、促发展,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好“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可支持,持续凝聚走好新“赶考之路”的磅礴力量。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胸怀“国之大者”,在扎根大地服务民族复兴中彰显大学担当。高校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全面提高主动为党分忧的政治站位,努力把“九个必须”“十个坚持”落细落实到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各环节、全过程,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要,服务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凝练国家急需的重点攻关方向,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和创新范式迭代升级,不断淬炼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能力。

  ◆用好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

  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要构建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治国理政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尤其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深化的当下,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和生命线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之中,推动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强化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有效地体现在师德师风、学风建设等工作实践中。要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同时,要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梳理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增强青年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要契合青年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和成长方向。“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是新形势下党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转化为青春行动。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青年学生的志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和高远的志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步,在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中实现更好人生价值。要以当前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青年学生从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使青年学生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锤炼品德修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要求青年学生要锤炼优良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是第一位的,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底气来自自信,自信来源于过硬的本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高校要聚焦科技创新教育,鼓励青年学生瞄准国家和社会需求,在校园和社会的广阔天地中钻研学问、磨砺本领,提高能力,努力成长为适应世界未来发展、有本领有担当、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为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